第三百零二章除夕(三)(1 / 2)

大学士 衣山尽 3768 字 2019-09-20

 天网擦黑,大堂里已经点了几十只蜡烛,将一个宽阔的厅堂照得亮如白昼。

一切都是草创,屋中摆设显得简陋,地板还没铺设完毕,有的地方还露着黄土。

屋子闹得厉害,一共有五十多个乡伸做在椅子上,面前的桌子上,酒食自然是极为精美,可热气腾腾中,众人还是面带不满。

可以想象,大年夜被知县大老爷请到织造局吃饭,不能和家人团聚,确实是一件让人颇不高兴的事情。而且。看知县大老爷的意思。是想从他们腰包里掏银子。

前一段时间的改农为桑,晋商的那些老西儿得了孙淡的授意,将大量小额贷款流水一样撒出来,诱使得依附在他们身上的农民纷纷退地。

几乎在一夜之间。房山乡伸们的身家无一例外地缩水五成。

孙淡这毒辣的一招正好敲在众人的七寸上,获取功名,然后依靠国家对士大夫的优惠政策敛积人口和土地,然后混进乡伸队伍,乃是这介小时代起家财的最佳手段。在座众人都有功名在身,很多人都是世代书香。几辈人积累下来,财富已经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

他们在以前也隐约听说孙淡来房山之后要实行税改,实际上,众人心中也是不惧。地方事务。一般都是乡仲们在应承,孙淡若采取激烈手段。得罪了整个乡伸阶层,以至于引起混乱,他这个知县也就做到头了。

可万万没想到,孙淡根本就没有亲自出马,只一个改农为桑,就让这次清丈土地的事情顺势而成。也让大家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们总不可能像郭扑一样,撕下脸皮不要,派出家仆同退地农民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地干吧,都是乡里乡亲,有的事情还是不能做的。

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最近孙淡搞这个什么织造局,导致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房山,有脑筋活络的乡伸开办商铺,炒卖房产,还是狠狠地赚了一笔。

虽然看到实际的好出,可内心中对孙淡的不满依旧根深蒂固。

对于孙淡提出的入股织造局一事,除了郭扑,所有人都抱着一个不合作的态度。不过是来吃顿年夜饭,好,我就带一张嘴过来就是了。至于其他,咱们免谈。

开玩笑,官家的生意就是那么好做的。你看看南方的那几个官办织造局,凡是同官府合作的商人,又有哪一个有好下场。不过被敲骨吸髓耗尽了家产,就是被事之后被丢进大牢。

大家都是读过书有功名的人。在这个时代也算是精英阶级,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在中国。有一咋,朴素的真理:官家就是来与民争利的,要想从朝廷手头捞好处,做梦吧你。

自进了大厅堂之后,大家是酒照喝,牛照吹,一个不高兴了。对着在旁边侍侯的衙役就是一通呵斥。

孙淡大概是想给大家一个讨论的时间,一直没有出现。

在大厅中作陪的是房山的刑房师爷孙浩和班头宋青松,以及在织造局负责桑种植技术的汤臣。

孙浩还好一些,好歹也是一个秀才出身。虽然会昌侯家倒了之后被革了功名,却是大家的同类人,乡伸们对他还保持着基本的礼貌。

至于宋青松和汤臣,大家也没给他什么好眼色,两句话不对就是一通怒骂。

三人也惹不起这些乡伸们。我大明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些人可都是社会的中坚。舆论的制造者和领导者,官家的威严对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三人都是相视苦笑,只觉得这活儿干得真是憋气。

等安顿下众人。汤臣有些沉不住气对孙浩说:“浩哥,我们是不是该去请大老爷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