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望神父和纳德教士也正在为传教的事苦恼,毕竟他们明知道自己的传教方式有问题,但却想不出好的办法,现在听到周重竟然说有更好的办法帮他们传教,这让两人都是十分高兴,其中若望神父更是身子前倾兴奋的道:“周公子请讲!”
只见周重并没有立刻开口,而是好整以暇的喝了口茶,看起来好像是在吊人胃口,但其实却是在心中筹划着该怎么把若望神父钓上勾。.
“若望神父,你和纳德教士也来大明有一年的时间了,估计对我们大明的风土人情也十分了解,说起来我们中原地区的主要宗教有两个,一个是我们本土的道教,另外一个则是由天竺传来的佛教,不过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都是在中原传播了几百上千年,可以说早就在百姓心中扎下了牢牢的根基,以你们这种外来宗教,而且没有任何根基的情况,想要在大明等地传教,绝对是件天大的难事!”
听到周重的分析,若望神父两人也都是连连点头,经过他们近一年的了解,大明等地的信仰情况的确想周重说的这样,道教和佛教早已经深入人心,拥有大量的信徒,甚至在大明的王公贵族之中,也同样有这两种宗教的支持者。
“你们想要在大明传播宗教很难,但也并不是没有一点机会,现在对于你们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在大明站稳脚根,而想要站稳脚根,你们就必须做到两件事,第一是建造一座属于你们的教堂,第二则是拥有一定的信徒。”
只见周重继续分析道,不过这时纳德教士却忍不住开口道:“尊敬的公子,您说的这两件事我也很赞同,不过对于我们来说却不太现实,第一件事是建造教堂,但是我们的教义规定我们教士不能拥有财产,所以建造教堂的费用一般都是由教徒捐赠,可是我们现在却根本没有任何教徒,所以对我们这两件事根本就是一件事,如此一来,我们想要在大明站稳脚根,就必须拥有一定的教徒,但想要拥有教徒,却又无法满足站稳脚根的两个条件,这样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这个问题恐怕除了万能的上帝外,根本没有人能够解开!”
纳德教士从自身的情况对周重的话做出分析,而且十分的合情合理,不过周重听后却是淡笑道:“纳德教士,我们中原有句古话叫入乡随俗,也有句古话叫因地制宜,你们天主教想要在中原传教,就必须根据我们中原的情况做出改变,这点佛教就是你们的榜样,现在你们可以看一下我们中原的佛教,以及天竺那边土生土长的佛教,在教义等方面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也正因为如此,佛教才能在中原地区发展的如此兴盛,甚至还压倒了本土的道教,至今已经拥有的信徒可能比欧洲的总人口还要多,难道你们就不心动吗?”
周重并没有说大话,这个时期的欧洲刚刚从黑死病的阴影中走出来,人口大幅度锐减,虽然周重不知道具体的数字,但绝对比大明的人口要少的多,佛教又是大明最主要的宗教,影响力绝对超乎想像,甚至说大明的过半人口都是佛教徒也并不过分,所以他说大明佛教徒的数量比欧洲的总人口还要多,就算是有些夸张,但也与事实相差不远。
果然,听到周重说大明的佛教徒竟然和欧洲的总人口差不多,这让若望神父和纳德教士的目光中都露出狂热之色,其中若望神父更是有些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周公子,我想请问一下,大明的总人口到底有多少,这个问题我们一直想要搞清楚,但却很少有人知道?”
周重一听却是笑了笑,大明到底有多少人口,这个别说是普通百姓了,恐怕连大明朝的那位正德皇帝,以及几位内阁大学士都说不清楚,毕竟大明可没有后世的人口普查,最多只能根据下面州府上报的人口做个估算,但是各个州府因为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以及大量没有户籍的隐户存在,所以各个州府上报的人口数量不但不实,甚至还与真实数据有着巨大的差异,根本做不得数。不过据周重从后世得知的数据以及自己的估算,这个时期的大明总人口绝对在一亿以上!
不过既然要忽悠若望神父两人,周重自然要把这个数据往大了说,所以只见他听后沉思了好一会,好像真的在心中算计人口数量一般,最终于开口道:“若望神父,我们大明在开国之初时,就普通清查过全国的人口,当时进行的统计人口大概在五六千万,不过因为当时战乱多年,我们刚刚把凶恶的蒙古人赶走,朝廷对国内的许多地方统治不力,很多人口都没有清查出来,所以真实数字肯定比朝廷统计的要高的多,估计最少当时的人口应该一亿多人,现在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估计全国的总人口应该在两亿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