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大幕逐渐拉开(1 / 2)

大宋崛起 大尉 0 字 2022-06-10

 报大人,张弘范大军自潮州港登船出海,去向不明。”

“再探!”

“报大人,元兵弃城而去,梅州潮州未留一兵一卒。!”

“再探!”

派出去的斥候陆续传回一个个惊人的战报,广州城已经开始准备抵御张弘范的大军,番禹主要乡镇的百姓已经转移了大部分,组成的乡军抗元部队,都已经把据点设到了深山。

可是张弘范十几万大军就这么离开了潮州,登船出海,那么自然就是水路发动攻势了,香港岛、珠江口岸的水军船只提高了戒备,火器营的装备也进驻了码头,架设了用来岸防的红夷大炮。

可是过了五天,海面上也没有发现元军的战船,后来得自出海打渔的人传回的消息,曾见过非常大的船队在蓝海之上。茫茫大海之上肯定不会看错的,也不可能有其他的船队出现,不管是不是张弘范所属,但一定是元朝的兵马战船。

广州城内张镇孙非常的紧张,多的时候飞奔而出的快马斥候就达到过上千人,分散到各个方向,侦查有可能出现的敌人。一只老虎趴在你的西门,总比一头消失的老虎要让人放心许多,除了寻找张弘范的主力部队,还要预防李恒整军之后再次来攻的可能。

赵天佑在岛上和广州城隔三差五的来回跑,一边要参与广州城内的军情会议,还要时刻要安排调整驻扎在广州城内的火器营队伍。自从整合广州附近的大商家,产于北方的煤炭和铁矿石有了稳定的供给之后,火药和精铁的产量屡创新高,火器营的编制和人员也翻了几番。

赵天佑和杜浒商议准备将其扩编成九个营,组成三团合为一师,按照兵器的品种和装备的细化,形成战力特点鲜明更加高效的队伍。为了有效的区分火器营和怀念赵天佑的过往,这第一个以火器为基础装备的专业部队诞生了,并且名字起的也颇有气势,第二炮兵第一师。

虽说现在都是入门的火炮和粗糙的低级爆炸武器,但是其地位与赵天佑时代的第二炮兵集团相若,同样是一国之本,从诞生伊始便肩负着保障华夏民族根本生存利益的重任。

红夷大炮产量被赵天刻意的压缩了一半,留出一半的生产力和技术人员,加班加点的在攻克佛郎机炮的制造难点,尽最大的努力达到赵天佑提出的要求。

对于佛郎机赵天佑起得名字叫子母炮,因为红夷大炮的威力巨大,如果筑造出来的子母炮威力不够,等于凭空浪费有限的生产力。这次赵天佑提出了三个标准,如果工艺达不到的话,严禁大规模生产铸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