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经济生态规律的探讨(1 / 2)

 经济生态的运作有其特有的规律,这些规律都是市场和自然界的原本生存进化法则。具体包括优胜劣汰的规律、供求决定市场的规律、平衡协同发展的规律和个体共同决定经济走向的规律。

优胜劣汰的规律是自然界普遍法则,在没有过多的人类干预的时候,它也是自然界唯一的法则。在强敌或者天敌围猎过程中,总是最最瘦弱的一只同类被捕获;在天灾袭来的时候也是最强壮的一头同类率先跑出;自身强壮总是能够在自然界里得到优先。但是,这一切因为人类过度干预变得偶然性加大,当人类决定了其他生物的命运的时候,运气+强壮才是自然界生物的生存之本。在经济界也是如此,自从人类形成社会的雏形以来,经济的雏形—市场就是在社会各种因素干预下成长,优胜劣汰的法则就参杂了各种因素,解读的时候必须加上适者生存来进一步理解。《红楼梦》曾经通过四大家族的兴衰解读了封建社会下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当贾、王、史、薛四大家族成功在政治舞台上把握住权力的时候,四大家族强征和剥削其他各阶层的劳动果实,就成为理所应当,他们自然也就过着奢靡的生活。当家族在政治舞台上逐渐败落的时候,所以过去的不合理就会被深挖出来,与之相伴的奢靡生活成为过去式。

笔者提出适者生存的法则是没有政治权利和社会潜规则干预下的法则,经济参与者只是在纯粹的经济生态运行下完全的优胜劣汰。为什么要提出来这个法则呢?其实,笔者也知道纯粹的无干预的经济生态运作时不存在的,但是,过多的干预会导致经济生态运作的畸形,会认为消灭很多很有实力的实体,这样的运作不利于经济生态的健康运作、和谐发展。一个健康的区域经济生态,没有国家政治的过多干预,它表现出更多来自自身生机和活力,有能力的人总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不论国籍、种族、民族等等,富翁和公众人物低调而平民化,从不飞扬跋扈,经济参与者各司其责,人们不必过多地操心与自己无关和不利于自己工作的各种事情,最大程度发挥自身潜力。经济实体只需照章办事,就没有人来找你的麻烦。这样的社会自然人人向往。

美国等国家在世界经济范围内之所以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其最能遵守客观经济规律,不利用政治手段过多干预经济运行,制定政策的时候更多考虑自身经济个体承受能力和区域经济生态运行状况,降低由于政策产生的副作用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美国等国在世界经济里表现出更强的活力和无可替代的角色,这绝对不是只靠政治手段和军事实力可以强力维持的,作为中国学者,应该更多地看到美国等国在尊重各种规律时的谦逊的态度,而不只是关注他们作为强者呼风唤雨式光环,真所谓能力越强、责任越大,这需要国内学者认真解读。

讲到这里,所有的人应该明白笔者提出这个法则的重要性了。在很多国家,尤其是专制国家,经济作为政治的附属品,经济实体其实就是某一集团在夺取政权后捞金的平台,埃及和利比亚等就是这样,他们利用经济实体为自己敛财,所以这些国家的实体没有任何的竞争力,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没有生机活力,一旦遇到经济危机,国家立即陷入政治动荡之中。由此得出,尊重经济规律有利于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实体,拥有了众多有竞争力的实体,国家的经济就变得无限生机,无论什么时候,国家都会有自身的恢复能力和纠错能力,什么样的经济危机都不会伤及根本。区域经济生态中掌握国家政策的统治阶层和该国既得利益集团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学会在尊重经济规律和维护自身所在区域经济生态的前提下,再追逐最大化利润,这样既赚的盆满钵满,又为区域经济生态的健康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可以促进企业及时查找不足,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及时跟上科技更新等市场环境的变化,避免企业因为庞大而日渐官僚化,最终不适应市场变化而被淘汰。所谓古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国企业普遍缺乏竞争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政府过多行政庇护,潜规则横行市场。处在这样的不完全市场经济生态里的中国企业在走向世界经济生态的时候,自然会出现水土不服。至于已经壮大了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投资失败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在全球普遍竞争的市场里,中国作为一个普通的区域经济生态存在,要从各方面适应世界经济生态的大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强化投资者的培养和教育,打击形形色色的市场潜规则,惩治存在于市场经济的各种腐败行为,净化市场环境。通过这些手段重塑企业的竞争活力。

供求决定市场的规律是所有具备市场的经济所体现出来的最最基本的法则。有的经济学者提出,商品的价格始终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这个结论是缺少前提的,至少应该加:在经济领域的基本环境没有发生巨大改变的情况下。因为如果人类发生战争,人类会把粮食看得很重要,高过其他一切;如果环境被人类糟蹋无法生存,人类会把安全居所看得高于一切;在《2012》影片里,一张可以搭上诺亚方舟的船票可以胜过万贯家私。鲁迅的文章里也提到,旧社会北方的白菜到南方是要挂起来卖的。所以笔者经过大量事实比对得出,在有市场的经济里,供求决定市场是人类社会的铁律。当我们现在平时日常用品因为突发事件变成稀有品的时候,这个物品就成为世界上最贵的物品了,只是因为它的稀有。

理解和掌握这一定律,就相当于给普通人洞察日常经济现象的工具。借助和把握这一工具,普通投资亦可把握日常经济事件的脉搏,剥开人为制造的迷雾,及早回归理性投资。因为供求的原因,A股经历2005年至2007年空前绝后的股市大行情,;因为供求失衡的预期,房地产市场从2003年一路高歌至今,也是因为供求的原因,该行业最近几年即将陷入衰退;同样因为供求的原因,生姜、猪肉和大蒜等农副产品的炒作行情总不会走得很远。所以利用供求这一基本原理,加上自己的合理推理的基本经济学功底,一些投资方面的基本低级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联系当下,一些经济学者认为,土地成本和建安成本推动房地产的上涨,只要这两个成本高居不下,房地产的价格只涨不跌。这样悖论实在令人可笑,笔者很想和这些虽然这些身居高位、思维却定格到顽固的经济学者和名人理论一番,可惜没有这个资格。我们可以从房地产行情启动的时候来反驳,房地产行情启动的时候,所有人都没有见到建安成本和土地成本的大幅提升,确是房地产先行上涨,带动各项成本攀升,这一切的诱因是国家出台鼓励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政策,但是根本原因确是因为我国第三次生育高峰带来的结婚高峰,最终造成国内对房地产刚需的膨胀,导致房地产行业潜在的供需矛盾激化,造成房地产上涨主要原因。其次就是多年以来房地产行业严重落后与其它行业的发展,也需要进行适度的修正。

中国社会里,人们比较注重家族观念,做父母的总希望把子女和孙子的生活安排的妥妥当当,不要让后辈在去受自己曾经受过的苦。所以结婚生子的物质重任都责无旁贷地落在父母的肩上,准备新房便成为结婚的必需,加之房地产开发商、既得利益集团和媒体的渲染,这一条件渐渐成为女方父母的刚性要求,所谓的刚需就此而来。其次,在中国人的住房习惯里,拥有一套房屋就等于在某城市落脚,租房等于漂泊无定所。这样的住房理念也客观上助推房地产非理性上涨。但是,无论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刚需不是完全纯钢不化的,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当中国家庭实在无法负担房地产价格的时候,所谓的刚需就会减少,人们不可能只为了一套房产每天不吃不喝不穿不用吧。另外,由于各种各样房地产投机客们,为了现在短期利益蜂拥而上的房地产项目已经将房地产经济群落的生态严重破坏,群落供求应为忽然上马的最多项目迅速改变,加之经过爆炒的房产价格吓退刚需买房,供求将在为了一年内发生根本逆转,房地产行业的冬天即将到来,这个行业会因为大起大落遭受毁灭性打击,下跌幅度难于预料。这样的局面同样是政府各级难于把持的。

如果这一切从2003年重来的话,政府应该尊重房地产市场的规律,在鼓励房地产行业和相关行业发展的同时,适时注意提高房地产行业准入门槛,注重构建房地产市场诚信,严格按照房地产出资比例规范房地产行业的运作,培育长期从事房地产开发、维护、物业管理和其他相关行业的投资者,约束金融机构深度参与房地产行业资金运作,注重房地产行业和其他行业的协调效应,也许房地产行业不会形成现阶段令整个中国经济尴尬的局面。现在的房地产行业烂到无法收拾的地步,确实应该让国人尤其是领导者深思的。

因为供求规律的最根本的决定性,铸就了房地产行业逆转的不可改变性,即使中国搭上银行的后半辈子解救房地产行业都无济于事,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资本追功逐利的本性决定了现阶段资金的流向,维持房地产的高价位只能助长这种行为。所有的资金直接或间接流入房地产行业,资金为了博取最大化利润必然绞尽脑汁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通过开发房产获取自己预期的利润。这样必然会大幅增加房地产的供给,加速供过于求的局面,直至最后行情逆转才会终止这种非理性的供给。为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靠贷款维持高房价是不可取的;为了各地政府和银行的利益,维持房地产稳定上涨是不可行的;为了全国的老百姓,更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稳固,让房地产价格稳中有跌确是可以试试的。长痛不如短痛,不知道制定政策的官方是否有笔者这样的客观认识。房地产进入下跌通道以后会出现非理性下跌,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经济规律会在合适的时候借助外力制止这种现象,房地产会维持在一定的合理价位供人们选择。到那时,房地产将重新回到满足和提高人们居住条件的轨道上来。

笔者在此,强烈建议到时的政府能够站在房地产行业长远角度,适时提高房地产开发门槛,也可以引入合格的外资,规范房地产开发各个环节的运作,让房地产行业回归到长期理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平衡协同发展的规律是指无论在什么样的经济生态系统之中,某一个体、种群和群落的发展壮大,都必须兼顾周围和自己同处一个种群、群落及区域或世界生态系统与自己有关的利益攸关方的,否则无法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某一参与因子或行业群落的跨越发展必须兼顾其他行业的协调发展,如果只是自身一味发展造成其他参与因子或行业迅速萎缩的话,这个经济参与因子或行业群落必将因此衰败下去。长期被压制的经济参与因子或行业,在同经济生态里其它相关因子或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后,由于形成相对的价值洼地,对于未来恢复性发展必定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