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为发展,各脉传承收徒忙(1 / 2)

 上回说紫霄宫中有坐客纷纷成圣,最后一道已知鸿蒙紫气的拥有者红云道人却久久却不曾成圣。

众圣出后,镇元子拉着红云来到清流岛与洞玄商量洪荒大势,而后在毓玄宫中,三人又为了红云的鸿蒙紫气和成圣之事谋划了许久,等敲定了诸般细节和可能会出现的情况,镇元子就拉着红云离了清流岛。一时间清流岛又恢复了平静。

而因着众人纷纷成圣,第一次巫妖大战后本来略显沉寂的洪荒也逐渐热闹了起来。

众位圣人都立下了大教,发下教化众生的大愿,担起了圣人应有的责任。只是这教化众生该如何教、教什么却要仔细推敲,自然,圣人之尊不能每一生灵都亲自出马,虽说不能让弟子事事都代办,但“有事,弟子服其劳”也足够了。众位圣人都琢磨着收些弟子,一来是帮忙教化众生,二来,也是最重要的,好让自己的道统传承下去,三来也是为了争夺天地气运,辅助修行。说到此处却要多嘴一句,不要以为圣人就不用修炼了,虽说圣人已经是永恒不灭的存在了,但其上还有天道,还有无边混沌大道,只是此时的圣人们已经不再是为了永恒而求道了。如果说原来求道修行是为了生存,那么现在就是满足了基本需求后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想当初在混沌时代,洞玄刚刚穿越而来时,便是因为学道有无边美妙,如同上瘾一般,这才渐渐地放下了对前世的执着。圣人们现在所求便是这求道的乐趣,其中美妙却不是能用言语说清的。

却说老子成圣后知会了混元道人一声,便离了人族,回转东昆仑去了。在路上见有一人族求道者,逢山便拜,一月后无人收徒便拜下一座山。老子将身形隐于云中,一路随其而行,看他拜山,见其求道之心甚坚,便收其为弟子,赐号玄都大法师,而后携其回了东昆仑。老子虽然创建了道教,算来也是玄门正宗传承,但其道清静无为,故而收了玄都一个徒弟也就不再轻易收徒,只是整日细心调教玄都大法师。

元始与通天紧随老子成圣,巩固了一番修为,就传讯洪荒要广开方便之门,传下道统。一时间洪荒散修皆往东昆仑而来。

元始天尊之道在于阐明天道,最是顺应天意,故而于东昆仑山脚处设下阵法,若有拜师之人来便进入其中,若能过得阵来就是天意所归,便算是阐教一脉。最后收了数十人,又从中挑了十三个资质上佳的算作入室弟子,这其中便有原来的十二金仙,不过少了慈航道人,再加上南极仙翁和云中子,入室弟子就只有十三人了。通天教主所立截教本意便是截取一线生机,故也在山脚设一阵法,只是内中却多有危险,只有能抓住那一线生机者才能入门。如此这般收了百多人,多有兵行险招、执着诡谲之辈。又因天道贵生,不忍看散修修行艰难,便将次一等的来人也收入门下,做个记名弟子,如此已初有万仙来朝之象。

只是东昆仑一下出了三位圣人,恐怕难以承受三圣和三教的气运,再则三教虽同出一源,但教义终是有所差别。为了怕时间久了同门间起了龌龊,三清圣人商量后决定,东昆仑留给元始天尊,老子前往混沌处开辟天地,而通天教主则去了东海。至此三清分家,对于洪荒众生来说,至少表面上是和和气气的,但内中到底如何就不为人所知了。

本来成圣后,接引和准提也曾传讯洪荒言说普度众生,只是西方因为龙汉初劫而地脉损坏,虽不算是穷山恶水,却也不比东方钟灵毓秀。故而尽管西方教大开方便之门,入门者也有不少,但资质上佳的可造之材却是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