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张和老王(1 / 2)

武神1890 文彰 0 字 2022-06-05

 碧空万里,红日当头,昨日的一场雨让满清北京似乎都凉爽了下来,或许这只是朝不保夕的满清民众的自我安慰。

亚洲银行北京分部的门口,比往日热闹了很多,不时有穿着还不错的梳着满清特有大辫子的人,进入银行内部。

这些人有一个特点,来时大包小包甚至不乏驾车过来,走的时候两袖清风畅快淋漓,那真是不带走半片云彩。

他们其实还带走了一些,或者深入内衣小兜,或着直接攥在手里,那是一张张面额不同的货币,两个月前开始流行与直隶地区的晶币,一种来自海兰泡产的神奇货币。

分部内的柜台上,银行员工小张微笑有礼的送走了一位银行客户后,赶忙站起来拉拉腰肢扭了扭脖子,舒缓着快乐和疲累的心绪。

不久前,海兰泡亚洲银行总部下达指示,满清各地五个亚洲银行分部,即日起开启面向普通民众的储蓄业务、汇兑业务。

一笔五百万额度的晶币从海兰泡运到满清北京,补足进来越发严重的货币需求外,也为了新的业务做好准备。

可千万不要小看晶币对于人们的巨大吸引力,小张可是亲自见证过,一开始满清户部官员的不爽,到后来感叹晶币不足的样子,至于民间商人小民,如果有获得晶币的机会就绝对不会错过,很多人把消费晶币看成一种时尚,手里没有两张晶币都不好在朋友面前显摆。

比满清的银两更受人们欢迎的银洋,现在已经被满清的大小老百姓看不上眼了,曾经追捧的高价值,立刻缩水了不少,让一些收藏很多银洋的商人心痛了一把。

神炵精制的未来印钞机,这段日子几乎就没怎么停过,一直在生产着各种面额的晶币,但想要满足满清整个市场对于晶币的需求,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

加上亚洲银行在满清现在只有五个分部,所以对于储蓄客户的要求,至少账户上达到一百元才行,这个水准的民众在满清已经属于富户了。

“小张,真羡慕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还在银店学徒呐。”说话的是一位走过来面带笑容的老者,梳着辫子戴着小布帽一身马褂,正宗满清商人的打扮。

“没有领主大人,哪来的我们,如果不是领主大人打败了俄国人,恐怕我现在还给俄国人洗衣服呢。”小张其实是一位姑娘,年纪还不到二十岁,心直口快作风泼辣,此时也是骄傲自豪感慨昂扬的语气,一头短发让小姑娘很有些英姿飒爽。

小张是亚洲银行北京分部不多的女性中的一个,目前在银行柜台工作,负责储蓄业务的工作,很尽职尽责,对待客户也是微笑服务,往昔神炵培训她们的话清晰在耳。

“有机会,我也要去海兰泡看看,那里是怎样一片神奇的土地。”老者姓王,是银行分部最近从户部聘请的吏员,属于满清官僚机构真正干事的那批人。

老王是贫苦人家出身,从银店学徒,到钱庄掌柜,到户部小吏,完成了人生的三步走,老王自学成才,识文断字,有着深厚的数字功底,可就是因为老王没有科举,不是满洲人,老王五十多岁的年纪仍旧在满清底层求生,根本没有上升之路。

老王有着一手鉴定金银成色的好手艺,被银行分部请来坐镇柜台,在客户过来储蓄的时候,检验对方手中金银的品质做出估价。

满清这个时代的钱庄干的就是这种工作,银两不像银洋固定的标准,每次交易都需要查看成色很耗费功夫。

现代银行比满清钱庄的差别就在这里,随着满清银两改银元,钱庄才学着西方银行过渡到近现代银行机构。

亚洲银行的出现,直接给了满清各个钱庄一闷棍,很快又勒住了外资银行的脖子,在神炵制造出印钞机大批量供应晶币后,亚洲银行在满清的分部才放开手脚大干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