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茅屋土坯房不成规则的摆布,兴农村虽然有个兴字,但是依然不是那么兴旺发达,任然是穷乡僻壤一个。依丘傍水,但是当地人对山水的利用也仅仅限于满足生活的需求,要烧饭,去丘上砍点柴火过来,要添点荤,到小溪里去抓两条鱼过来,或者上丘去打打野兔、野鸡等。封建小农经济下,生活还是主要靠那一亩三分地的产出,丘、溪都还没有开发出来,为村民的经济添砖加瓦。所以大部分靠一亩三分地刨食的都比较穷,真正还算富裕的只有那些地主和世家。
地主和世家可以出租土地,变卖粮食,有钱再买地,良性循环,只要不赌,当然当时还没有毒,基本上几世几代都不会穷,只会越来越富裕。贫困农民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产出还不够养活全家,只能租土地,在东汉还没有所谓的土地税和地租减免政策,更何况那时的人都老实,能给你租就感恩戴德了,所以辛苦一年种出来的粮食,除去地租、苛捐杂税外,能够一家裹腹就不错了。
淳于家历史上出过担任九卿之一——卫尉的淳于长,担任议郎、侍中骑都尉的淳于恭,其他在朝廷、州郡做官的也不计其数,所以,淳于家在东汉已经算是一个中等偏上的世家了,虽说淳于琼的祖父淳于玉因为和家族的的意见不和,搬离了家族所在地安城,到了兴农村居住,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何况淳于玉毕竟是淳于恭最疼爱的孙子,官拜少府尚书,淳于琼的父亲淳于珂官拜大将军府长史,都是显赫人家啊。淳于家族每年分给淳于琼家族的粮食钱箔都不得了啊,加上淳于琼的祖父持家有方,自己私下里买的土地都有几百亩,所以淳于家的生活还是非常不错的。
当然,比起村里常见的茅屋土坯房,淳于琼家算是非常不错的,淳于琼家占地约十几亩,全部是木制结构的房屋,一起有四进院落。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老百姓向往的都是纯木制的房屋,而不是现代社会所推崇砖瓦结构房屋,对于石头做的房子,中国的老祖宗一开始就是嫌弃的,所以一般的达官贵人都是住的纯木结构的房屋。
淳于琼一进到第三进靠东边院落,刚好碰到了这一世母亲荀氏,荀氏正横眉冷眼立在院子门口瞪着淳于琼,看到淳于琼囫囵回来,眼神才如冰雪逢春化了开来,是专门等淳于琼回来的。荀氏出生于颍川名门荀家,是荀淑的小女儿,与历史上的大名鼎鼎的“荀氏八龙”是兄妹关系。荀氏三十多岁,因为保养得好,看起来二十七八,穿着长束裹深衣,头发脑后挽了一个头顶高髻,插了一只金钗,耳朵上一对金耳钉,眉梢有几分泼辣劲儿。
“娘,爹爹是不是又喝醉了!要不给我也喝两杯?”淳于琼才迈进大门,就开始讨起酒喝来了。淳于琼的父亲淳于玉每天都要把自己喝醉,不醉不休。淳于珂经常对别人说:酒好啊,心里有千般事,喝了酒,就他妈全不管了,酒让人快乐得跟神仙似的。东汉还没有出现现代社会的蒸馏酒,酒的普遍度数都不高,大约在5-10度之间,口感就如现代社会的甜酒。淳于琼有次在父亲淳于珂的带领下,喝过几口,觉得甜酒是这个时代最好的饮料。
话音才落,就被荀氏揪住了耳朵。
“小兔崽子,你还翻天了啊,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可不是让你学你那死鬼父亲,整天喝酒的啊!”
“娘,疼疼疼,我已经不是两三岁的小孩了,是大丈夫了,可以喝酒了!”淳于琼小手拉着荀氏的胳膊,颠着脚尖减轻一点疼痛。
屁,你才八岁,荀氏低头看着自家八岁的小儿子说出这么一句话,莫名的喜感,自家的小儿子活波开朗,比他哥哥调皮多了。
虽说好笑,但是荀氏手上的力气并没有变小,这个臭小子本来就不老实,前些日子被水淹了之后,皮更厚了,成天往外跑。
“你还知道疼啊,一天到晚到处野得看不见人,被拍花子拐走了,老娘我就安静了。”荀氏说着瞪了淳于琼一眼,想到安城有小孩子失踪就心有余悸,好在村里就那么些人,倒是安全得很。
“大嫂,男孩子哪有不野的,还是皮实点好,你就别罚阿猪了。”路过淳于琼家院子门口的二婶陈氏有些羡慕的看着淳于琼,在一旁劝说荀氏消消气。陈氏刚刚三十岁,保养得也不错,看起来二十五六岁,他也是豫州名门陈氏,东汉太丘长陈寔之女,大鸿胪陈纪之妹。于十四年前嫁给淳于琼的二叔淳于坤,但是至今只有一个小了淳于琼两岁的女儿,所以对荀氏有两个儿子,特别羡慕。比较东汉时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