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平倭 十二(2 / 2)

由于百姓在制造石弹的时候,并没有固定的参照物,只是让他们将石弹的大小按照西瓜的大小进行制造,所以磨制出来的石弹也就显得大小不一,不过基本上每个石弹的重量都在二十五到三十斤之间,中间的差距并不算太大,所以炮兵在进行试『shè』的时候,还是能够很好的掌控这中间的差距的。

整整的一上午时间,城墙上的二十mén火炮经过了十轮的试『shè』以后,终于初步的掌握了力度的控制,总的来说可以将『shè』击jīng确度,掌握在预定地点二十步左右的方位之内,基本上可以达到战术要求。

城外的联军并没有对陵州进行合围,只是在陵州城的西面驻扎下了大军,除了第一天的绕城示威挑衅外,就没有再到过其它的三座城mén外,甚至连派出几千人象征『xìng』的对陵州城形成合围的态势都没有做出。想必他们就是想通过强大的兵力,一举攻破陵州城吧。

不过这个样子也很好,至少城内的人进出城的时候,不用担心会遇到联军的士卒。不过尽管如此,陵州城的其它三座城mén仍旧是紧紧地关闭,吊桥也是高高的升了起来,以防止城外敌人发动突然袭击。

不过今天下午的时候,陵州城的东mén却突然间打开,并且从城内冲出来数百名士卒。他们的任务就是将上午试『shè』的石弹全部都捡回来。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倒不是因为城中缺少石料,而是不想让对方通过这些试『shè』的石弹,估算出神威大炮的真正『shè』程。

战争,只有出其不意才能够在两军jiāo战的时候取得预料之外的战果,如果对方将你的所有实力都探听清楚,并且提前做好相应的对策,那么最终的结果就只能看谁的实力更加的雄厚了。真刀真枪的一对一厮杀,双方的兵力是十六比四,除非是李忠脑子进水了,否则的话他才不会在城外与对方列队厮杀。所以不到最后关头,李忠是绝对不会将自己手中的所有底牌都暴『lù』给城外的敌人的。

这一次城外的联军整整的休整了两天,直到第三天早上,才再一次的打开了营地的大mén,一支支的部队从里面走了出来。

这一次的前锋部队仍旧是两万人,仍旧是分成了三个梯队准备对陵州城发动轮番的进攻。唯一不同的就是,投石车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居然达到了整整四十架之多,这不禁令城墙之上正在往外观看的大唐士卒们倒吸了一口冷气。

不过这一次城外的联军放弃了用战马拖拽投石车,也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用战马拖拽,速度虽然比以往快了许多,但是却不如人听话,所以这一次又改成了用人来拖拽。二十名手持巨盾的大汉,以双肩背带的方式各负责一根连接在投石车前面的绳子,向前移动的时候由站在中央位置的一名大汉喊号子,然后二十个人按照号子同时使劲,这样一来行进的速度并不比走在前面的步卒方阵慢。

联军的部队刚刚进入到五百步的地方,大唐的火炮便开始发动炮击。相对于以往在炮击的时候,还要先点燃炮弹上的引信,石弹就免去了这个过程,使得发『shè』的速度得到了提高。不要小看仅仅是少了点燃引信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这样一来不只是减少了一名专mén负责点火的人,原来可是在火炮的一边摆放炮弹,点火的人则站在另一边,为的是避免不小心点燃地上的炮弹。如今改用石弹,火炮的两边都可以码放石弹,这就等于是减少了一半的递送弹『yào』时间,经过试『shè』发现平均每发『shè』出五发石弹的时间,就要比发『shè』炮弹多出两次,这也就是说几乎快了一倍,无形中等于多出了一倍的火炮数量来。

当城墙上面的石弹铺天盖地的向着城外的联军袭来的时候,如果不是因为每一次都只有十枚石弹落地,联军负责指挥此次进攻的将领甚至会以为大唐方面增加了火炮数量。

当第一轮石弹呼啸着飞向联军士卒的时候,联军士卒们习惯『xìng』的将手中的盾牌举过了头顶,这个动作他们现在早已经练得熟练无比,甚至于有些士卒已经熟练到为了少举一会儿沉重的盾牌,已经计算出多久炮弹才会落下,直到最后那一刻才会举起手中的盾牌。

不过这一次的炮击注定要令所有联军士卒魂飞魄散,因为这一次飞过来的炮弹并非是他们早已经熟悉的炮弹和燃烧弹,而是三十斤一个的石弹。如此沉重的石弹从空中落下来以后,轻而易举的便可以将联军士卒手中的包铁盾牌砸得粉碎,顺便还能将躲在盾牌下面的联军士卒砸得血ròu模糊。

石弹的杀伤力虽然不如炮弹大,一次基本上只能击中一名联军的士卒,但是震撼力却要比炮弹大出许多。毕竟不是每个联军士卒都能接受,前一刻还在盾牌的严密保护之下,突然间发现头顶的盾牌被砸得四分五裂,手持盾牌的士卒要么被震得吐血倒地,要么被石弹将脑袋砸得像个爆开的西瓜。紧随其后的士卒要么被溅得满脸是血,要么就被落下的石弹顺势也将他捎上。如此刺jī的场面,绝对可以令一个神经不够粗大的人,在瞬时间疯掉。

然而如此刺jī的场面才刚刚开始,更多更加jīng彩的场面还在后面等着他们欣赏……请记住的网址,如果您喜欢我自漫步写的《初唐第一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