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民心(1 / 2)

 第八十章民心

到大都督府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李恪并不着急回去。也并非是真的不着急,而是想好好的看看这座城市。一直以来,他的精力都花费在治军和统军作战方面,即便是偶尔有了闲暇,也难得有机会像今日这样在街上漫步。薛仁贵等将军也已经现已不回家了,就连一直以来都寸步不离郝童,以及亲卫中已经结婚的,都已经被他打回家去老婆孩子热炕头了。如今的身边只剩下五十名尚未成家的黑人亲卫,要说这些个黑人亲卫也有些可怜,一个个黑得锃光瓦亮的,虽说身材伟岸,挣钱也不少,而且很多人也是能说会道的,但是就是找不到老婆。大唐的女子宁可找穷困人家嫁了,也不愿意选择他们。

街道上的行人不多,并不意味着没有。李恪刚刚走出一条街道,便遇到了两位迎面走来的城内百姓。如果说李恪的穿戴是平日里的休闲服饰,对方还有可能认不出来,毕竟这个时代能够有机会亲眼目睹他的相貌的寻常百姓并不多。但是,李恪此刻刚刚从战场之上回来,虽说全身的铠甲早就已经在战争结束以后便脱下,但是此刻身上穿的轻甲仍旧是制式军装,毕竟他此番是出征,不可能穿戴着休闲的服饰去,明眼人仍旧是一眼便可以看出身份品序的。

迎面过来的百姓显然也并非是普通人,连忙让开道路,闪身到一旁躬身施礼。唐朝的时候,百姓见到官员,即便是李恪这样的亲王,也不是一定要跪拜的。有百姓向自己行礼,李恪自然也不能无视,于是微笑着向他们挥了挥手。

说起来沈阳城的百姓,还是非常的爱戴这个辽王殿下的。先李恪的产业遍及沈阳城的各个行业,很多的百姓都要依靠给他打工来养家糊口。而李恪名下的产业,付出的薪水还是很优厚的,有一位宅心仁厚的老板,伙计们自然是感恩戴德。其次李恪出台了很多对百姓有益的政策,再加上几乎是整个东北地区的税都非常的低,使得百姓们享受到很多的实惠。最重要的一点,李恪虽说经常的在外征战,但是手下的伤亡却不高,使得这里的百姓既能够安居乐业,又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击中损失顶梁柱的悲剧生,有这么一位保护神存在,他们又怎么不自内心的拥戴呢。

当那两名百姓离开以后,李恪也没有过于在意。继续开始他漫不经心的散步之旅,期间也会偶尔的和身旁的亲卫们闲聊上几句。但是他并没有想到,一条关于辽王殿下在除夕亲自带队巡街的消息,已经迅的在百姓中间传播了出去。

就这样原本是想步行回家,顺便看看沈阳城的决定,到了百姓的眼中,就成为了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意义。任何时候的任何城市,都会有一些摆不上台面的势力存在,而辽王殿下为了威慑这些宵小之辈,以便让城中百姓过个安稳年,居然亲自率领亲卫上街巡视了!这就是传到百姓耳朵里消息。

顿时间,几乎是整个沈阳城都为之沸腾了。很多的百姓都自的拿出家中准备过年的食物,走出家门准备进献给辽王殿下。只不过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辽王殿下在哪里,于是便开始四处寻找。每过一个街口,都会有人加入其中,这也使得寻找的范围一点点的缩小。

当李恪又经过三个街区,眼看着就要转入到王府所在的街道之时,忽然间感觉到周围正有大量的人向着这个方向涌来。纯粹是出于保护李恪的目的,原本是站成两排行走的亲卫们,立刻把李恪围在当中,迅的往王府方向走去。

等到他们转入到王府所在的街道时,身后的各个接口也已经涌出了无数的百姓,并且疾步的向着这边走来,而街道的另一端也出现了大量的百姓。王府位于整个街道的正中央,这也就意味着除非李恪他们飞跑入王府,否则的话肯定会在王府门口与百姓们碰面。

李恪到现在还不明白到底生了什么,不过有一点他倒是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些个百姓应该是对他并没有什么恶意才对。至少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想出来自己曾经做过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所以他也就拒绝了亲卫们提出来的跑回王府的建议。

巨大的声响显然已经惊动了王府内的侍卫,原本紧闭的王府大门猛然间打开,数百名王府的侍卫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走了出来,然后将腰间的佩刀拔出,并且立于胸前,王府大门两侧十丈内的通道被他们堵得严严实实的。这也难怪他们这么紧张,整个这条街道上就只有王府一户人家,一下子有数千乃至更多的人涌入,换做谁也会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