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要打得他们从骨子里发颤(1 / 2)

 第七十章要打得他们从骨子里颤秦琼说道:“殿下,我认为回纥现在已经面临断粮的境地,反正他们也支撑不了几天,而且四外都是茫茫雪原,也不用担心他们能够逃跑,索性我们就闭门不出,将他们生生的饿死在城外。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李恪摇了摇头,说道:“我可不这么看。先回纥人生性好战,不到最后时候绝不轻言放弃。其次我们已经损失了绝大部分的守城器械,而他们则仍旧可以制造大量的投石车,这对于我们来讲并不是什么好事,单纯的防守并不见得就能减少损失。最后就是,我们要通过此战鼓舞士卒们的士气,同时还要让所有的人都知道,我大唐绝非任何人都可以觊觎的。基于以上三点,我认为我们不但不应该被动防御,反而应该主动出击,要打得他们从骨子里颤,要让所有人知道,敢于向大唐动挑衅,其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灭亡!”

林山的眼睛一亮,说道:“我支持辽王殿下的意见。”

秦琼听后则暗暗地叹了口气:眼前的这位辽王殿下,还是一如既往的强势啊!也许自己真的老了,丧失了进取心,居然只想着一味的防守!是不是应该找个机会退下来,把机会让给更年轻的一代呢?想到这里,自我解嘲的说道:“看来我这一段时间是被他们给打得信心全无啊,现如今我们处于绝对的优势,居然还是想着防御。既然辽王殿下决意出战,秦琼自当全力配合。只是不知殿下准备如何作战?”

李恪傲然说道:“当然是正大光明的与对方正面厮杀!我就是要让回纥人知道,兵力相等的情况下,正面交战我大唐的士卒是天下无双的,任何人在大唐的军队面前都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李恪等人还在商议之时,一名士卒手拿一封书信走了进来交到了秦琼的手中。看了李恪一眼,得到他的肯以后打开了书信,内容非常简单:据闻昨夜唐军援军已到,可敢城外正面一战。看完之后将书信交到了李恪的手中。李恪看完之后,拿起桌上的毛笔,在来信的下面写下了:如尔所愿,战!五个大字,让后交到了那名士卒的手中,让他将书信送还给对方。

此刻的北宁府的防御力量已经由林山所带来的一万士卒,以及限于李恪麾下主力到来的营州兵接管,毕竟秦琼的手下在前一日作战中体力消耗太大,正好和连夜远道而来的李恪麾下主力,一同再休整一日,恢复一下消耗殆尽的体力。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有亮北宁城内的军营内,便开始生火做饭。吃过早饭后一个时辰,大军开始向北门外开拔。城外以后,为了表示不借助城墙上的防御力量协助防御,李恪特意把队伍列阵于城外五里的地方,然后静待对方的到来。

时间不长,回纥的军队便来到了这里。并且相距唐军约两里摆开了一副进攻阵势。

等到对方准备完毕,李恪催马上前,来到两军中间地带,高声喊道:“回纥的主将是哪一位,可敢上前来与我商议交战时宜?”

李恪的话音刚落,便有一人催马从回纥军中走出,来到李恪的近前后,先是上下的仔细打量了李恪一番,然后这才傲慢的大声说道:“我就是此次征讨唐朝的回纥西路主将昆山奉,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你可并不是北宁府主将秦琼,他的年龄可要比你大得多。他为什么不敢出来和我对话,莫非是他贪生怕死不敢前来,所以才派你来和我对话不成么?!”他的话音刚落,回纥一边便立即配合着他们的主将响起一阵哄笑与嘘声。

李恪根本就不在意地方所说的那些个废话,他无非是想借此来打压大唐的士气罢了。这点小伎俩又怎么能够迷惑得了李恪。于是微微一笑,同样以双方士卒都可以听到的声音大声的说道:“我是大唐辽王李恪,不知可否有资格和你说话?”

俗话说人的名树的影,李恪的话音一落,昆山奉便不由自主的倒吸了一口冷气:他怎么会突然之间来到这里?莫非是假冒的?就在他迟疑的同时,回纥军队一方的士卒们如同被掐住了脖子一般,哄笑声、嘘声都戛然而止。倒是大唐的一方来了精神,齐声高呼起“辽王无敌”的口号,声音整齐划一,气势上远回纥。

“怎么,怕了吗?不会是听到本王的名头,吓得连话都不会说了吧!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本王给你们一个投降的机会,只要你们主动放下武器投降,本王可以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

昆山奉被李恪的一番话气的哇哇乱叫,怒吼道:“啊呸!大言不惭的家伙,就知道说大话!可敢与我大战三百合吗?”

“有何不敢的!只不过你我交手过后,万一你输了怎么办?不如我们立一个赌约如何?”

“赌就赌,如果你输了的话,北宁城归我,如果我战败的话,便撤离这里,并且保证五年之内不再冒犯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