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对峙(2 / 2)

等到整个分队掉转过头来以后,回纥的骑兵部队已经占领了整个高坡。毕竟他们就在高坡的另一面,相对于大唐的部队来说,距离坡顶的距离要近得多。不过他们在成功的占领了高坡之后,并没有急于向大唐的军队动进攻。因为他们知道,雪地之中不利于骑兵的冲锋,再加上他们的弓箭射程不如大唐的弩箭射程远,贸然动进攻对他们没有任何的好处。而他们现在占据了高坡,对方想要动进攻的话,度必定会受到影响,再加上从高处往下射箭,可以增加一定的射程,从而缩短双方之间的差距。

通过年初与大唐的交锋,回纥的部队,尤其是东温可汗麾下,与闪电部队有过交锋的部队早就吸取了教训,知道在雪地之上遇到大唐的步卒,前往不能与之拼度。而现在占据了高坡的这支回纥部队的主将,恰巧就是当初准备袭击姜文晖,最后被程怀亮击退的那支部队,主将也还是那个主将,所以他才会选择在这里隐匿。

回纥的这支部队不动进攻,大唐的这一支部队同样的也没有动进攻。因为他们彼此都明白,以目前的态势来看,动进攻的一方,无疑是处于绝对的劣势。于是两支崇尚进攻的部队,就这么相隔约两里的距离,形成了对峙的态势。

几乎在他们形成对峙态势的同时,其他的地方也先后出现了这种情况。可以毫无疑问的说,在经历了年初的战争以后,回纥方面肯定是认真的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并且做过有针对性的部署。这一点从他们布置的藏身地点便不难看出,很多地方都是大唐军队无法挥快移动的地形,比如说密林、高地以及积雪比较浅的地方。这些地方虽然也并不能挥回纥骑兵的作战特点,但是也同样的制约了大唐军队的特点,使得双方重新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这其中双方最大的两股力量对峙的地点,就生在达里诺尔湖上。回纥部队有两万人马驻扎在湖中的冰面之上,而与之对峙的则是薛仁贵的一万人马。由于湖面的积雪很浅,厚度还不到一掌,脚踏着滑雪板的大唐士卒到了冰面之上容易打滑,很难掌握好平衡。而回纥骑兵由于坐骑的马掌之上都有马蹄铁,可以有效防止在冰面上打滑。

当初,一支大唐的分队无意中现,湖面与陆地交界的地方,居然隐匿着一支回纥骑兵部队,由于双方人数相等,便冒然的动了进攻。在对方的有意安排下,这支隶属于薛仁贵麾下的分队被一点点的吸引到湖面之上。当他们现情况不对,并且准备离开湖面之时,已经来不及了,如果不是附近的援军赶来的及时,只怕这支千人的分队将全军覆没于此。尽管得到援军的及时营救,这支部队依旧丧失了大半的兵力,而这只是生在短短的一炷香多一点的时间内。

就当薛仁贵排兵布将,准备对这股人数不多的回纥部队动围歼的时候,回纥方面的增援部队便源源不断地来到了这里。短短的半个时辰里,人数居然过了薛仁贵的两倍。不过对方也不敢冒然的离开冰面,向大唐的军队动进攻,所以也就形成了对峙态势。

等到太阳落山之时,方圆两百多里的范围之内,至少有二十几处地方,可以看到人数上占优的回纥部队,占据着有利的地形,与人数上明显上少于对方的大唐部队形成对峙态势。双方之间都尽量的保持冷静,避免主动的挑起战争。

从场面上来看,不管是所占据的地形还是队伍的人数方面,回纥无疑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是此刻的他们却有苦说不出,别看此刻大唐部队场面上一点优势都没有,但是如果他们愿意的话,随时都可以从战场之上撤离,而回纥方面却不敢尾随攻击。相反的是,一旦回纥方面做出相同的举动,除去正在与薛仁贵对峙的那两万部队以外,剩余的部队将会在瞬时间丧失所有的优势不说,还会遭受到对方的尾随攻击。所以,此刻的回纥部队是正处于骑虎难下的境地,进退两难。大唐的部队只要不撤出战斗,他们便不得不继续对峙下去整整的一夜时间,就在双方互不相让的对峙中渡过。当太阳照常的升起之时,双方的人马都已经疲惫不堪。到了此刻,不只是回纥的部队难以维持,就连大唐的部队也同样的到了崩溃的边缘。要知道他们双方都已经是整整的一天一夜时间,都不曾吃饭和休息,现在又正是冬季,对于体力和一支的消耗都是非常的严重。再这样继续下去的话,只怕双方都不用交手,光是冰冷的天气,便可以使得对峙的双方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