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释惑(2 / 2)

一旁的柴绍见状笑着解释道:“他们是想让你就今日的作战,给他们具体的讲解一下。下午时分他们便来找过我和叔宝,但是我们觉得还是你这个指挥作战的人亲自讲解,才最为贴切。”

看到人都已经到了,袁诤问道:“主任,学生有一事不明,就是今日之战明明是我大唐处于劣势,而且人尚且不足对方一半。主任为何要选择与对方正面交锋?正面交锋势必会造成大量的士卒伤亡,这似乎与您一贯主张的,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的理念相矛盾啊?!”

李恪听后一笑,说道:“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此番高句丽与我大唐开战,且围攻我长岭县城达两月之久,士气正盛。而我大唐士卒守城两月余,心神俱疲,此时正需要一场大胜来恢复士气,此乃其一。上次高句丽与我大唐作战,损失十万人马以及诸多城池,此番作战必定采取诸多防范措施,我如果再采取奇兵作战,势必不会取得预期的收获,此其二也。既然不能出其不意,那么便只有正面交战。想我大唐陌刀兵可以与突厥骑兵正面硬撼,高句丽不过是步卒为主,根本就无法对我大唐形成威胁。他们不过是趁我大唐不备,以优势兵力暂时的取得了一些战场优势罢了。我今日所以选择正面作战,就是要告诉他们,即便是正面交锋、即便是兵力远不如对方,我大唐的无敌之师依旧是不可战胜的!”

袁诤若有所思地说道:“学生明白了。对谢主任指点。“

看了一眼周围的学员们,李恪正色说道:“书中所教给你们的知识都是死的,关键的要学会灵活运用。不要拘泥于形式,要依照当时的形势灵活应用。任何战法、任何计谋都是好的,但是并不代表在所有的时候都有效。不要在交战之前便定下计谋,然后不考虑交战双方的实际情况,而一成不变的执行下去。这样做是不对的!需知战场情况瞬息万变,要不时的根据战场实际情况,对战略战术进行相应的调整。书中的知识,只是告诉你们,遇到问题可以如何去处理,而不是应该如何去处理。如何的处理全凭你们的临机处断。还有就是,一定要记住水无常势这句话。尽量不要形成自己固有的作战风格,要尽可能多的采用不同风格的作战方式。因为一旦形成固定的作战风格,你的对手一旦摸透了你的习惯,就会进行有针对的布置。要知道,任何作战方式都不是无敌的,都会有破绽,一旦破绽被现,你将必败无疑!”

袁诤听后眼睛一亮,说道:“就好比主任今日的作战方式!此前主任一直都擅使奇兵,出其不意掩其不备,从而获得胜利。今日却偏偏以正合,一举将对方击败,使得对方预先的准备都无从施展!”

柴绍在一旁笑着说道:“袁淳(袁诤字淳)啊。如若你是高句丽的主将,今日遇此败绩,又当如何处理?”

“高句丽此战过后,士气必然低迷。如若学生是高句丽的主将,在攻取长岭县城已然无望的情况下,当率领所部连夜撤离……”说到这里,袁诤不由得“啊!”了一声。

在与吐蕃作战当中同样有上佳表现的赵敞,此刻也反应了过来,急声说道:“我们应该做好防范高句丽连夜撤兵的准备啊!可是……”说到这里,赵敞向四周看了看,似乎大唐军在长岭方面的所有将校以上的军官都在这里呢。似乎并没有做出任何防范措施。

李恪笑着说道:“高句丽如若真的要退兵,势必会派出斥候严密监视城中的一举一动。更何况对方现在至少还有四万人马,即便是尽起我城中兵马,在对方全力提防的情况下也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听到李恪如此一说,所有的学员都不免有些失望。

那个今晚有个饭局,就一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