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开战(1 / 2)

 第十四章开战

看完第二份报告,李恪无奈的摇了摇头:唉……真是个疯狂的时代,居然会因为一只猎物造成数万人的伤亡……

叹息过后,李恪再一次和薛仁贵研究起他的作战计划。李靖此时已经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当中,李恪之前曾经向他探讨过关于这次作战的计划。但是李靖显然不想过问,只是告诉李恪,他已经老了,腿上的旧伤近期重视作,已经无力再带领部队作战,薛仁贵虽然还很年轻,但是完全可以指挥此次的战斗,还是给年轻人多一些实战经验吧。不经历血与火的考验,一个人是无法成长为合格的将军的。

李恪也知道,自己虽说经历过几次战争了,但是都属于小打小闹,正正想要做到指挥上万人的作战,自己的能力还远远的达不到。所以在与薛仁贵探讨此次的作战计划时,都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进行的。只要有不明白的地方,总是会要求薛仁贵解释清楚才行,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学习的细节。

薛仁贵也非常的有耐心,只要李恪提出问题,总是会不厌其烦的进行讲解,直到对方完全掌握为止。

其实李恪这里也不是什么都不懂,从战略部署到战术配合他都懂,就是在一些诸如各兵种的运用,以及相互间的配合方面缺乏经验原来的李恪没少阅读兵书,而且理解也很深刻,再加上从后世的电影中学来的知识,足以令他成为一名纸上谈兵的高手。

现在的关键就是怎么把书面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这个时代的作战远远没有后是那么严谨,所有的一切战略上、战术上的东西都掌握在主将的脑海里,胜负也完全靠主将的现场挥。要想赢得以上胜利主将的状态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月初一下午,天空中阴云密布,乌云压得很低,仿佛随时都会下雨。昏暗的天空看上去就像黑夜提前到来,抬眼望去,视力再好的人也很难看到两里之外。等待了多日的天气终于到来,薛仁贵下令大军出,直奔刘家集外山顶上的高句丽兵营。

早已经整装待大军兵分三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敌方兵营。在昏暗的天色的掩护下,大唐军队顺利进入到山下的丛林地带,并且依靠山中林木的掩护,慢慢靠近地方军营。在距离地方军营不足一里的地方,三路大军分别停了下来。再往前走就是对方清理出来的空地,大军的行踪将无所遁形。在毫无遮掩的空地之上强行冲锋,无疑将是敌人弓箭手最好的靶子,所以大唐的三路指挥官在等,都在等待一个能让部队靠上前去,又不会轻易被现的机会。

日落时分,风起。一时之间天地变色,狂风大作,即便是潜伏于树林当中,有树木及山石作掩护,仍旧给人一种随时会被大风吹走的感觉。敌方的箭楼之上负责瞭望的哨兵,早早的便躲到下面躲避狂风的突袭。大风尚未散尽,豪雨随之降临,趁着这一难得的机会,各路人马各派出数百人的突击部队,直扑敌方的寨墙。

来到寨墙之下,这些人并未着急进攻,而是依靠寨墙潜伏了下来。这些突击人员以弓箭手为主,目的就是在大军打动进攻的时候,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拔除敌方箭楼上的瞭望手以及弓箭兵,同时以刀盾兵为附,负责为弓箭手作掩护,使他们能够在安全有所保证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放手搏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