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初战告捷(1 / 2)

 清风镇原本是商家大贾聚集之地,也是各地往来客商出入青州府的必经之地。北宋末年,国家动荡,清风镇从宝地竟然成了祸地,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此次外任对于花荣来说更像是一种解脱,因此他和董棨商量,索性带着两家人全部出动。花荣和董德带兵到清风镇,二董棨则护送家眷迤逦而来。

初到清风镇,花荣的心情是复杂的,原本一个商业大镇,此刻变得满目疮痍,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这清风寨衙门在镇市中间北边,连同着住宅,倒是宽敞。花荣一行先到,便叫董德带领三五十个军汉去把家眷住宅收拾妥当,做好迎接,自己带着余下的将士和清风镇此前剩余兵力一同整理军营栅栏,安顿军队歇息。

不过半日,董棨的车队也带着家眷到达了清风镇。对于花荣而已,当务之急就是防范未然,其次才是剿匪立功。而这一切只是为了让自己在清风镇站住脚,好壮大势力,最终剑指清风山,这一点董棨看的一清二楚,因而没有丝毫反对,反而加大力度辅佐花荣成长,这也是董棨对当年老大哥最好的交代。而此时的董德,除了一心跟随自幼一起成长的花荣以外,并无过多的追求,这一点和其父董棨十分相似。

经历了家道中落和变故的花荣,少年英气之外,更有几分老成,而这老成,也成就了他以后的功绩。清风镇,就在这山东半岛的腹地,上演着小小的风起云涌。

话不多说,花荣一边安顿家眷和队伍,一边派出探子往白虎山方向刺探敌情,对于他而言,这是人生第一场,即便德清教导许多,理论和实践的差距永远是存在的。

探子回来报告,蒋大胆并无行动,也许那是一句诈言,但是花荣并不罢休,他想利用蒋大胆来练练兵,好为攻打清风山齐三做个铺垫。

当夜,花荣、董棨、董德以及花荣手下两名家将黎七、柯八围坐在清风镇寨子大院中。

“今天我请各位来的目的就是商议攻打蒋大胆之事,各位可以畅所欲言,也请董叔叔多多指教。”花荣首先开口,身为清风镇镇守,花荣知道自己必须进入角色。

“攻打白虎山蒋大胆并非难事,只是将士刚刚到,舟车劳顿,如若仓促行动。恐怕损失惨重,于己不利,不如明日休整一天,叫将士们好生休息,到时候选精干壮士百名骑马带盔披甲前往,必可一攻而破。”董棨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士,此番出征可谓牛刀小试,他希望花荣能够一蹴而就,并把人员损伤降低到最低程度。

“好,明日小侄与董德弟就到校场挑选精壮将士百名,学那甘宁旧事,必定首战告捷。”花荣一听董棨计谋,也觉甚好,便道,“那就明日休息一日,选定将士,二更造饭,三更出发,四更攻寨。”

“那就这样吧,黎七、柯八,你们也回去休息吧。”董棨见状,也叫二人先回休息。

是夜无话。

、、、、、、

第二天,清风镇依然如旧,只是多了三百名将士,客户商家们的心倒是安定了几分,花荣派遣黎七、柯八将清风镇管账房的来,叫他一一汇报清风镇日常储备以及其他,同时嘱咐账房拨出银两,让灶房准备酒五十斤,肉五十斤,饭菜等若干,并做好今夜二更造饭事宜。

花荣虽然知道清风镇整顿清理很重要,但是目前最为关键的是搞定蒋大胆,好复命,同时达到以镇群豪的目的,便可暂时维护清风镇安宁,以便后时整顿,如若不然,其他诸山便以为清风镇好欺负,争相效仿,后患无穷。

同时在校场,董德已经开始在选今夜攻山拔寨的好手。

“今天,我来到这里的目的,不是好吃好喝,乃是保护一方平安,现在白虎山贼寇竟然欺负到我们头上来,这让我们颜面何存啊。”只见董德高声呼道,“今天晚上,我们就要雪耻,谁愿意同花将军一道为民除害,我们只要一百名不怕死的勇士,不要懦夫。”

董德呼声一出,只见校场中原来在清风镇镇守的将士们争相高喊:“我去,我去,,,,”

这让董德大出意外,他以为自己从青州城带来的兄弟们会先出来,没想到反而是清风镇的老将士,原来那王武冲锋陷阵的时候把他们推到前线,而临走的时候只把自己的心腹带走,把他们留在清风镇,这让这群老将士愤愤不平,而花荣一来,便不分彼此,只是一味鼓励,并把他们和三百人一同编制进了队伍,反而让他们有了归属感,产生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情,那花荣带来的三百人见状,极为羞愧,也振臂高呼,“我去,我去,,,”

“好,既然大家这么有热情,我也不能偏移左右,今夜只要会骑马,会骑马的站出来。”董德见状,大喜,便在这三五百人中挑选了一百名会骑马的。

原来那白虎山虽然地势险要,但是有一条大路直通山顶,蒋大胆虽然聚集不少人手,也并无在山道上设置关卡,结合探子的消息,花荣便决定马军攻山,一路飞奔,等到了山顶就下马肉搏,不但可以措手不及,而且节省了体力。

当日无话,二更时分,灶房已经做好了饭菜,花荣叫黎七、柯八把五十斤酒、五十斤肉也发下去,每人半斤肉、半斤酒。这酒肉一下肚,胆子就上来。趁着夜色,百余名勇士在花荣、董德、黎七、柯八等人的带领下,直奔白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