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1 / 2)

梦回鹿鼎记 折柳堂 0 字 2022-06-03

 杨溢之出场的时候跟一个人很像,那就是风际中。两人一出场都是镇住了观看的众人,但是杨溢之的描写还要在风际中之上。能够断定杨溢之的武功很高,是从郑克爽被韦小宝戏耍的时候明白的,冯锡范救出了郑克爽,但是对于杨溢之一行人只是“杀散”而已,而且杨溢之是作为吴三桂亲兵“头儿”出场的,武功应该比风际中要高出很多。

武功高也就罢了,没有任何稀奇之处,稀奇的是他在临死前用鲜血写下了遗言“吴三桂造反卖国!“吴三桂造谁的反卖谁的国?自然是清廷的,杨溢之留下这句话,无疑表明了他是忠于满清的。

事情的缘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且看卢一峰怎么说的,他说杨溢之向吴三桂进谏,触怒吴三桂。杨溢之为什么要进谏呢?卢一峰也讲述了出来,“......这使者名叫罕帖摩,跟吴三桂长谈了数日,不知如何,竟给杨溢之得悉了内情,似乎向吴三桂进言,致触其怒......”

这下明白了,罕帖摩跟吴三桂长谈了数日,就双方造反的事细细商议,你杨溢之作为一名护卫,是保护主上安全并防止别人来刺探机密的,结果倒好,你自己去偷听了。这还能说明什么,只能是卧底了。但他作为一个卧底怎么会进言呢,不是应该传递消息吗?卢一峰的话已经足够说明了。他说“竟给杨溢之得悉了内情”,杨溢之得悉了内容是确定了的,又说“似乎向吴三桂进言”,这个进言用的是似乎,那自然是当场发现了。

徐天川救了杨溢之回来说道:“吴三桂说他背叛旧主,贪图富贵,投靠朝廷,因此整治得他死不死,活不活,好让他手下的将领,没一个敢起反叛之心。”

吴三桂是一个老奸巨猾的人,杨溢之能获取信任并且担任护卫的“头儿”,非得经年累月不可,那么幕后的主使者是谁呢?一定是顺治!

顺治为了查明董鄂妃的真正死因让海大富重回皇宫多年,可惜海大富奴性已重,根本没有往上层人物那里去查探,只是在太监宫女里面来回瞎搞,一点头绪都没有,要不是来了一个韦小宝误打误撞,只怕他到死都找不到假太后那里。

顺治伤心董鄂妃之死这才出家,命四名顾命大臣辅佐奶孩子康熙,他难道放心吗?这江山还没有彻底稳固下来,就这样一走了之能行吗?他做了十余年的皇帝不可能连这点基本常识都不懂,所以他一定留有后招。吴三桂一直心有反意,所以他弄了一个杨溢之。天地会会中几十万弟兄散落四方,一旦出事祸患不再吴三桂之下,所以又拍了一个风际中。

李志兴想到此节,突然明白风际中不是鳌拜派的,是顺治的人。只是顺治出家,下层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还以为真的死了。风际中见鳌拜独掌大权,这才投靠了过去,鳌拜倒台之后他不敢出现,他已经背叛了原来的主子,不敢联络上层,生怕被清洗。到了最后陈近南连同众人去行刺皇上,其中还有皇上最为倚重的韦小宝,他这才敢汇报消息,这种重要的机密不但可以挽救他的性命,还是一桩大大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