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正如行于午州正中,按正常的行军速度还需一月,现在加快进程,预计可以提前十天左右到达。
大军全力赶路之后,时间快速飞逝,很快便到达了余州边境,还剩一日路程便到达最近的城荣郡。
没有立即行动,而是驻扎下来让大军停歇几日,补足精神,顺便派探子出去探查余州的情况,看一看能不能联合余州内部向着尧国的官员来个里应外合,快速攻下城荣郡。
可没时间浪费在余州身上,最终的目标可是在北疆,余州本身身为尧国一大州,其内百姓自然是支持自己的国家,这样攻克也会容易很多。
——
其实北疆这里也有些懵逼,他们只是想在过冬的时候去打打秋风,并不想真正开战。
他们可是知道,这尧国的帝王可不像他们那个老皇帝一样,唯唯诺诺以和为主。
现在这个皇帝可是暗搓搓的想搞死他们,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当初在新旧交替的时候没有进行攻击,让这个皇帝杀自己立威。
即使北疆能够抵抗,但是也是损失惨重,得不偿失,需得蛰伏,等待国力更加强盛,那个时候才万无一失,那个时候才是踏上中原腹地的时候。
没想到余州州牧还有这样的骚操作,带领余州归顺北疆。
面对这巨大的诱惑,即使有着北疆谋士的劝谏,但是大王还是抗拒不了,接受了余州州牧的投降,把余州纳入自己的版图。
随着事情发展愈加剧烈,事情已经不可挽回了,只能开始进行备战。
至于派兵去余州,他们又不是那么傻,他们兵本来就不多,再长时间跋涉那不得玩完。
所以只能安余州州牧,让他们自己先去抵抗,消耗消耗尧国的兵力。
这样的情况还是谋士拼命死柬才能得到的,这一任的北疆大王也是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不过有一点点能够听得清别人的意见。
但是那一次余州州牧投靠过来直接把他脑子给冲懵了,没有听得进谋士的建议。
等后面大军压境,北疆大王也有些后悔了。
现在北疆也处于鼎盛时期,但是对于尧国还是没有太大把握的。
自己当时头脑被冲昏,做出了这样的决定,现在只能抱着做都做了只能硬着头皮上的心态。
经过三天的查探之后,根据密报禀报,大部分忠于尧国的官员已经全部囚禁起来,只剩下一些余州州牧的亲信。
算是余州州牧掌握着整个余州,不过总是有聪明人,表面上投靠,实际上在得到秘报的消息之后把消息反馈回去,这就给了顾大将军破局之策。
而不是直接攻击,自相残杀。
余州才刚刚落入北疆之手,准确性来说还没有落入,各大官员还是自己国家的人,这就有很大的操作余地了。
在得到顾大将军的肯定之后,那些隐藏起来的聪明人就开始鼓动风声,派着各种卧底去百姓间,重要官员的内宅。
你能够支持州牧,但不代表你的老娘和老婆能够支持,她们可是正正经经的尧国人,怎么可能甘心屈居于蛮族人之下。
之前是因为在生命的威胁下不得不妥协,保命要紧,压下自己内心的不甘和愤懑。
但是在这些内应的鼓动下,这样的想法越来越活跃,而且在顾大将军放话说只要能够改过投降,只要没有铸下大错,都可以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