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谁家子弟谁家院(1 / 2)

 第一节谁家子弟谁家院

“走了水啦,走了水啦!”

“快去救火,快去救火!”

巡夜的更夫行至赵家附近,远远望见赵家一片红光,不禁高声大喊。

“咚---咚---咚咚------”

锣声响起,狗吠鸡鸣。

此时是公元927年3月21日夜里,河南洛阳夹马营,极不宁静。

大人呼喊声,小儿啼哭声,此起彼伏,几乎惊动了整个夹马营。

附近家家户户跟着喧闹起来,男人们纷纷穿衣起床,连忙出门,竞相往赵家赶去。众人提桶拿盆,都是要赶去救火。

看那赵家一片通红,火灾定然不小?

与此同时,不远处的皇宫中,后唐明宗正在焚香祭祀。他祷告说:“我生为胡人,为众人所推,登上帝位,继承唐业,今祈求上天,早生圣人,为民做主,拨乱反正,统一中原。如此,虽死无憾。”

众人赶到赵家,也不拍门等候,竟是齐力推开大门,争先恐后涌入,便有人高声问道:“是哪里着火?”

一家有难,八方支援,遑论左邻右舍?何况这灾难又是大火,蔓延之下,殃及池鱼,没准灾难就会牵连到自己,因此四下里的人们自是急得紧,甚至有人来不及穿鞋,赤脚而来。

这里正是留典禁军赵弘殷府邸。

两名男仆急忙跑来阻止,内中一人怒道:”你们作甚乱闯?“

众人顾不上前来阻止的仆人,仍自往里挤,你推我攘,乱作一团。

两名男仆张臂阻拦,齐口大叫“不要乱闯,不要乱闯”,只因“寡不敌众”,眼见拦不住众人,正急的冷汗直冒。

却在这时,赵家院子里响起了婴孩的啼哭声。

这一声啼哭,将众人的喧闹压了下去,人人怔在当地。

静了一阵,又有人问:“到底是哪里起了火?”跟着有人说:“你等身处大难却不自知,大火烧得天都红了。”

先前动怒那位男仆说:“胡说八道!什么哪里着火?明明是我家夫人刚刚诞下贵子。”

原来二仆并不知晓赵家上空显现的异象。

众人闻言,尽皆面面相觑。

僵了一阵,众人才相信真是赵家生孩子,终于有人开始道贺,说些恭喜贵府“天赐石麟”、“德门生辉”之类的客套话。

另外那个男仆倒也有些见识,回了句:“待我家公子爷届满百日,恭请诸位光临寒舍,酌一杯清酒。”

客套之后,众人纷纷离去,不免窃窃议论,有人说从没听说过生孩子弄得红光映天;也有人说赵家生下的这个孩子必不寻常,以致天生异象。

《宋史》记载:太祖,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赤光绕室。

这“赤光”竟致使人们误以为起了火灾。

时光如梭,百日转眼即过。

这一天,赵家摆上喜宴,邀请左邻右舍。在这个孩子的百岁宴席上,他的父亲向众人宣布,为他起名赵匡胤。

如果这个孩子不寻常,那么这个赵家寻不寻常呢?

这个孩子的父亲的曾祖父叫赵朓,也就是他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是唐朝的官员,历任永清、文安、幽都三县县令。

他的爷爷叫赵敬,《宋史》记载此人乃是后唐时期的官员,历任营州、蓟州、涿州三州刺史。

他的父亲是赵弘殷,年轻时骁勇善战,擅长骑射,这一点,对于身处乱世,可谓杰出技能,历任后周、后唐、后汉官员,十分显贵。后唐庄宗时期,他的父亲留在洛阳掌管禁军。

同是开国皇帝,比之于明太祖朱元璋,赵匡胤的出身就显得“高大上”了,可谓“官N代”。

赵匡胤原本有一个哥哥,叫赵光济,可惜早早地去世了。他的父母更视他为珍宝,诸般呵护。

在这样一个显赫的家庭里,赵匡胤无忧无虑,渐渐长大。

彼时,中国正处于“五代十国”时期,整个华夏大地动荡无主,混乱不堪,民生疾苦。

当然,这些对于出生未久的赵匡胤来说,尚且毫无瓜葛。他还不知道人世间正在等待他的出生,这等待已显得有些漫长;他也不知道人世间在等待他的成长,这等待显得那么急切。

赵匡胤当然不可能去给地主家放牛,当然更不可能“加入丐帮”,尽管他长大后来也去过寺庙。他也当然可以读书。

都说“治世修文,乱世习武”,或许更多的是受父亲的影响,赵匡胤十分迷恋骑射,从小表现出惊人的天赋。

有一天,赵弘殷牵回来一匹马,才进院中,赵匡胤急忙迎了上去。

赵弘殷见爱子看着骏马,流露出惊喜的目光,便问:“敢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