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回 讲禅语掌珠反击(1 / 2)

深闺记事 源水漾 5841 字 2019-09-18

 周慈口中的扫把星指的就是掌珠。

掌珠有些不明所以,说她扫把星,她可以理解,但是周慈没有孩子和她有什么关系?玉珠也狐疑的看了眼掌珠,掌珠的手都已经伸到二房里了?这么厉害?

屋里周夫人耐心劝着周慈。

掌珠继续问那丫头,道:“可知道到底怎么回事么?”

那丫头道:“奴婢并不知道,是崔家那边打发人来告诉的。”

掌珠点点头,不再说话,既然打发人来了,说不得也有宝珠的信,要是说宝珠在马车上流产的,怕是已经有好几天了。

不一会,这边周夫人也出来了,见到掌珠有些尴尬,掌珠也并不在意,将周夫人和玉珠带到松院,几人又客套一番,周夫人才离开。

姜二夫人见到周夫人走之后,才忍不住道:“周夫人看着也不错,怎么养出这么不着调的女儿……”说着眼睛也水润润的,若不是想来与大房关系不好,怕是也哭起来了。

姜夫人劝道:“她们年纪小,哪里懂这些,就说掌珠,刚开始不也是不知道么?罢了,是这孩子无缘。”

姜二夫人想说什么,看了眼掌珠,终究还是没有说出来,叹了一回气,便回了二房。

掌珠心中有些奇怪,回去后自是派人打听,二房终究还是靠着大房,想打探还是容易的,就是耗点时间。

掌珠现在倒是想知道宝珠的情况,果然宝珠确实让人带了一封信。

掌珠看后忍不住叹息一番,宝珠这次流产确实是意外,马车太颠簸了,已经是出现落红,没有马上医治,而是继续赶路回家,所以……

不过这不是令掌珠叹息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宝珠字里行间带着些对当年喂棋子给祝姨娘所生孩子的悔恨……

宝珠认为,两个孩子的流产,都是报应。

掌珠闭上眼,以前她曾经想过,她希望宝珠受到报应,那时候她憎恨宝珠害死那个孩子,她从宝珠身上见识到恶,可是当宝珠的报应真正来的时候,掌珠心中不确定了……

如果真的是报应的话,那是否算是还清了呢?

掌珠睁开眼,提笔给宝珠回信,掌珠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给宝珠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人娶了两个太太,大妇无子女,小妇养了一个男儿,端正可爱,丈夫更加爱重小妇。大妇心内嫉妒起了杀心,外表佯装爱念小儿如同亲子。男孩一岁多时,家中皆知大妇爱重小孩,无疑心,大妇心毒如同毒蛇,竟用针刺小儿,儿得病啼哭不止,家中大小都不知所以,不过数日,小儿夭折,大妇也哭啼,小妇思念啼哭昼夜不息,不复思想饮食,几至于死。后知为大妇所害,便誓欲报仇。

小妇一日到寺塔里问比丘:“大德!欲求心中所愿,当修何种功德”?

诸比丘答道:“欲求所愿,当受持八关斋戒,所求如意”。于是即从比丘受八关斋戒便去,却过七日便死了。小妇转身来生大妇胎中,不久大妇生一女儿,年才一岁即死了,大妇端坐不食,悲痛啼哭甚过小妇。这样的接连生了七次,或二岁而死,或三岁而死,或四五岁而死,或六七岁而死,最后一个养到十四岁,并已许人,临当出嫁,是夜卒死。

大妇啼哭忧恼倍于从前,既不说话,也不饮食,每日每夜只是痛哭流涕,垂泪而行。

二十余日后有一阿罗汉,见此情形欲为诸人解除宿怨,沙门问道:“为什么这样呢?”

大妇道:“我前后生了七个女儿,都是聪敏可爱,而死了。这个女儿是养得最大的,今当要出嫁,便又死了,使我忧愁,痛不欲生!”

沙门道:“小妇的儿子为什么而死?”

大妇一听这句话,颇为一惊,但默(www.19mh.com)然不答,心中惭愧不敢说什么。

沙门道:“你杀人子,使其母愁忧懊恼而死,故来做你子,前后七次。”

大妇随向沙门求哀欲得受戒。

那个小妇死了堕为蛇类,知道大妇明日欲到寺中受戒,即于道中等她,欲啮杀之。

沙门便对蛇道:“今世大妇杀你的儿子,你今懊恼已七返生死,你前后过恶皆可度脱。今大妇前往受戒,汝断其道,你将世世堕入地狱中无有竟时,今现蛇身,怎么能及妇身?”

蛇烦怨顿息,将头着地不喘息,似思惟沙门语。

沙门道:“今汝二人以前宿怨从此结束,切莫再恶意相害,了无竟期。”

二人忏悔讫,蛇即命终,便生人中。

信中只有这一个故事,并没有其他的事情,掌珠读了又读,才折好着人送去。

掌珠也不知道宝珠会从这个故事感受到什么,每个人禅悟的都不一样,大妇虽然暗指宝珠,但是掌珠更希望宝珠不要像那小妇一样,如此有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