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 截拳道新人(1 / 2)

 振藩国术馆,这里将是张无忌应对某些不必要的麻烦,隐藏自己不为人知的秘密最好的挡箭牌。虽然对武学一道,并没有哪种拳法哪种腿法就一定比谁谁谁强的说法,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是截拳道更是一种讲求吸收、接纳、进步的武学精神,这本身就已经是超前的理念了。

从这个角度说,华夏武术第一人,李小龙先生当之无愧。

而源于何龙锋那边的潜在危机,张无忌更是迫不及待加入了振藩国术馆,学费更是高达近两千元,几乎是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

每周三次课,一次课时一个半小时,虽然训练费很贵,可是看了看课程表,张无忌有些咋舌:截拳道实战技术、李小龙截拳道、军警擒拿格斗术、双截棍、空手夺匕首、菲律宾短棍、中式短棍以及基本功训练,又包括拳法、腿法、摔法、擒拿法,甚至还有精神层面的课程,武道精神素质,包括心灵修炼和心理训练。

这些都好理解,截拳道是一种武学概念,并不是一招一式呆板的招式,可是还有一门课程是女子综合搏击术,这是什么鬼?我也要学吗?

本来还对截拳道报以极大的敬意,但进去之后看了看“师兄们”的情况,好像比那些教自由搏击散打和跆拳道的武馆没有什么太多差别。

噢,倒是会送双截棍以及刀和短棍。

师父李长河是李小龙先生第一代弟子的中国首徒张安邦的徒弟,个子不高,也没有电视电影中那种一看上去就觉得此人极为耐艹的满身肌肉,或者这才是截拳道脉脉相承的传统?

“以前学过武术没有?”

大师兄照例会对所有新入门的弟子进行一番询问,要是真有好底子,资质也不错,才会正儿八经的用心培养;而另一些最多只是一些有新鲜感的粉丝或者慕名而来的外行,单纯的只是想用钱来感受一下这门武学罢了。

“不敢说是学过,交过钱请过自称是高手的武师而已,结果什么也没学到。”

大师兄康启明也是个身高不超过一七五的中等身材,闻言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早些年哪怕一个村办小学都有武术老师上课,而除了踢高腿和鲤鱼打挺,这些老师似乎只会教最普通不过的套拳。

而象张无忌这样的,他眼中就已经等同于外行人了。不过冲着高昂的学费,也不能胡乱应付一下了事。

“噢,那我找个人来试试你,别紧张,你只管进攻,他不还手。”

“啊?”

原以为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挨顿揍……学散打的同学都是这样过来的,这几乎是“武术界”的传统了,既是给新人一个下马威,更是要告诉你——学会揍人之前,先得学会挨揍。

“赵韵!你过来!”

大师兄好像在很多小说里都是反派的样子,比如说《天龙八部》里丁春秋的首徒什么什么子就是这样。

一个满头汗水的小胖子闻言放过了眼前的沙袋,满脸兴奋的问道:“新人?”

张无忌还以为有着浓重河南口音的大师兄喊的是“赵云”,心想若是白马赵子龙长这样,不知会有多少赵氏脑残粉哭昏在厕所。

“嗯,你戴上护具,我看看他的底子。”

底子无非是力量和反应速度以及身体平衡的综合。

张无忌按大师兄的要求把两只手都缠满紧紧的绷带,再戴上拳套,才发现截拳道来源于咏春、拳击、击剑的说法确实不假。

擂台上那只含着牙套,头上和身上都戴着护具,蹦蹦跳跳的小胖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其他很多门派要求的都是有扎实的马步底子,而从李小龙先生开始,几乎能看见的都是一个在台上象麻雀一样蹦蹦跳跳的身影。

这就是来自于拳击的步伐。

周围那些学员都好奇的靠过来,那些训练时间到了的学员也不急着离开,每次擂台上有打架可以看,这些精力旺盛完全不知疲惫为何物的牲口们是绝对不会放过围观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