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美味的学问(1 / 2)

 阳胆山海拔在一千八百米左右,在萌渚岭的北麓,远看萌渚岭巍峨耸立在高天,山上秋雾连绵,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车开在阳胆山的盘山公路上,跟行驶在天门山的惊险相差无几。

阳胆山林场场长刘芝秀说:“我们这里常常云封雾锁,很少见到太阳。何况又是晚秋,多雾天气多。这种雾不是酸雾,而是水雾,对呼吸道没有任何影响。我们场里还有十几位百岁老人呢。”

山里人豪爽,韩宝来带的这个团,加上陪同人员有一百五十人。开完会,就在林场的场部招待宾馆聚餐,韩宝来要求全场的职工家属都来聚一聚,一定要拉近群众与专家的距离,与干部的距离,不要以为专家、干部那么神秘。其实韩宝来也是平民百姓一枚,爱吃喝玩乐。阳胆山来了五百多职工,估计出去打工的人员更多。当一个护林员,谁乐意?驻守的职工,除了管理干部,就是护林员、派出所、清洁工、兽医、饲养员、园艺师和工人们;还两千多离退休人员。林场的负担不轻啊。

韩宝来开出五百元一桌的招待费,不是天麻宴,又在深山老林,消费水平相对低一点,他就开了一个半价。韩宝来看端上来的菜肴,他知道比天麻宴要强,可以与小香河的大碗瑶家菜比美。野山菌煲土鸡、烤竹根鼠、竹笋炒火腿、红烧石蛙、清蒸回鲨、紫素炒盘龙鳝鱼、油炸土蜂子蛋、舂竹虫炒蛋花、酸椒麂子肉、岩菌粉条。

袁教师问韩宝来:“这是家养的,还是野生的?”

韩宝来朝刘芝秀眨了一下左眼,然后严肃地问她:“刘场长,袁老师问你,你这一桌子美味佳肴是家养的,还是野生的?”

刘芝秀还算年轻,三十五六吧,估计跟叶薇薇一个年纪,怎么当上场长,真是匪夷所思。在这么一个山沟沟里,一个剪娃娃头、打扮得有点像乡干部的少妇竟然是场长。

“哦。有些是野生的。”

韩宝来脸一下子绷紧了,寒霜凝聚。刘芝秀不看韩市长脸色,却用筷子敲着野山菌煲土鸡、红烧石蛙、清蒸回鲨、紫素炒盘龙鳝鱼、油炸土蜂子蛋、舂竹虫炒蛋花、岩菌粉条,都是野生菌的,全好没敲烤竹根鼠和酸椒麂子肉。韩宝来尝一下这两个菜就知道,肯定是野生的,家养的肉质油腻,更没有如此鲜甜。

袁老师认真地做起了宣传工作:“别看竹根鼠吃了很多竹笋。但它对竹林的危害可以忽略不计。竹根鼠起了一个很好的间苗作用。竹鼠,它通常吃没出土的嫩笋,人们还以为它吃竹根。凡是出了土的,它是不会偷嘴的。它也是很好的松土专家,它为了搞到美食,它到处松土,还贮存它的粮食。它没有竹笋可吃的时候,他就吃一些植物掉落的种子,这家伙像是天性喜欢贮藏东西,也把一些种子埋在地下。这家伙贪多,将树上掉下的种子,它会把它所能捡到的种子无一例外地埋进泥土中。大部分,它是没来得及吃,这些种子到第二年春天就萌芽了。它就是义务播种员。有趣吧?”

杜芊芊吃得嘴唇油光发亮,边嚼边说:“所以啊,竹根鼠,她是吃竹笋和植物的种子长大的,它的肉质鲜美,特别烤出来,皮酥脆,肉弹牙,越嚼越有味。营养价值丰富。我爷爷说,竹根鼠可以治风湿病,特别是常年泡在水中的职业病,有很好的疗效。”

“袁老师,不用怀疑。这一定是家养的,你看今天这么多人聚餐,怎么可能是野生的?现在哪有那么多野生的?你尝尝,家养的,在这种大山环境中养出来的,吃的又是天然饲料,跟野生的也差不多。”韩宝来看袁老师皱起了眉头,忙解释了一番;给袁老师夹了一块上好的大腿肉,袁老师半信半疑吃了一口,感觉真的很酥软,他以为这可能是家养的。

作为一个有良心的专家,他是不会吃野生动物的,但就是这些存心不良的家伙哄他吃。袁老师看其他专家吃得颊齿留香,也不再争辩是家养成的,还是野生的,跟着吃吧。客随主便吧。再加上刘芝秀一个劲说:“袁院士,这是我们农场养的。不信,呆会儿,我带你去看我们农场怎么养毛根猪的?”刘芝秀叫竹根鼠叫毛根猪。

韩宝来来劲了:“刘场长送我一对,我拿回去养一养。”

“没问题。真的可以当宠物养,不过,你要给它吃新鲜的食物,这些家伙在野外生存惯了,它们十分挑食,也十分讲究卫生。你还要注意,给它们一个地下室的环境,它们特别喜欢住在地穴里。”

蒋绍武教授笑道:“韩宝来,你要是连一对竹根鼠都养成不了,我可要给你好好补补课了。我们农大的高材生,不可能连只竹根鼠也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