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9触摸现实(1 / 2)

 叶薇薇书记喜欢孩子,韩宝来跟黎龙聊上了:“这是正宗糁子酒。”

“那是,那是,我老婆娘家送过来的。真本子货。”

“嗯,有股奇怪的香味。”叶薇薇搭腔了,只是跟他老婆慢慢喝,这也是蒸馏酒,度数较高。

“粮食香。”韩宝来诡秘地说道,“一般的家庭难以喝到。这个不卖的,只有高寒山区才种得出,产量不好。但这是好东西,起码有五大功效。”

“你倒说说看?哪五大功效?”叶书记看着这淡黄的酒问他。

“其一,最显著的功效,糁子含有膳食纤维,可以治疗糖尿病;其二,可以排毒养颜;其三含有硒,可以提高血红蛋白的活力;其四,可以抗细胞衰老,防止老年痴呆的;其五可以补充微量元素的。”

“没忽悠人吧?”叶薇薇不敢相信,有如此功效怎么不大量种植?

黎龙佐证了韩市长的说法:“叶书记,韩市长是本地人,说的是事实。《本草纲目》把糁子做为一种中药材的。过去,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没出现,我们这一带是大量种植,是五谷杂粮。这是旱粮作物,产量确实不高。但这东西饱肚子,你吃下去就是不饿。过去,粮食短缺的年代,吃这个可以抗饿。”

黎家嫂子也说:“叶书记,我家那边现在还有少量种植,就是酿酒用。我偶尔煲粥放一把,我家老黎还舍不得。这酒可是老黎自己动手酿,自己动手蒸馏出来的。他不相信别人蒸的酒。”

盛书记说:“老黎做酒是我们水电站闻名的。韩市长,你不会慕名而来吧?”

“他是误打误撞。”叶书记抿着唇笑。

韩宝来扯了一会儿淡,看话匣子打开了,便直入正题:“东安条件非常优越,经济发展不快,你们基层干部有不有什么想法?”

“想法?”黎龙抬起眼,有点迟疑。盛永胜书记喜欢韩宝来炒的血鸭,不过他吃得很斯文。

“唐纪周同志当年是东安上去的对吧?”韩宝来煞有介事地问。

“嗯。”盛永胜大把年纪了,反正不盼前途了,“老唐当年说的话音犹在耳,牛皮哄哄。他搞的十大民心工程,现在有几大发挥作用?”

“哪十大,我长长见识。”叶书记颇有兴趣。

“当年大会小会宣传的。我数一下,第一,开发区建设;第二,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第三,完成旧城区改造;第四,建市民广场;第五,推进新城区建设;第六,城市亮化工程;第七,创园林城区;第八,搞十大经济示范区;第九,大搞家庭式园林经济;第十,成片开发林业、水库。总之,搞得很红火的。当年,获得全市好评的。”

“余德水同志接手这么些年怎么就有点唱低调了?”

盛永胜惨然一笑:“唐纪周捞光了,摊子铺得很大,欠下一屁股债。余德水也是这个余德水,县财政吃紧了,这里要钱,那里要钱,吃了上顿没下顿,他只得扯爷被盖娘脚了。路,路修到不上不下,楼盖到一半,下不了台,开发区现在长的草可以躲老虎了。这个月,余书记风光了一阵,不知他哪里弄来钱,把这些超量征地全收走了,银行漏洞全补上了,财政基本好转,各企事业单位的工资一次性全补齐。我们也不知道他哪里折腾来的钱,怕又是昙花一现。”

黎龙站长叹了一口气:“我们这地方穷,想干事,只得跟着人家瞎哄哄上。看上去体体面面,其实他要走人了,一拍屁股,头头风风光光走了。头头走了,他搞的项目没有下文了。我们水电站算好的了,事业单位,不靠政府养活。我们打了几个报告上去,你注意到没有?我们连个保安都不敢请,还是一个老头守传达室。河堤挡水墙,年年打报告上去报修,就是批不下来。我们自己拼凑些钱修修补补,可以说后患无穷。这河堤是当年毛爷爷时代修的,六十年了,我们住在这里,都是心惊胆战。”

“余德水很稳重吧?”韩宝来不经意地问。

黎站长、盛书记都哧了一声,盛永胜喝了几杯酒,脸涨红,嘟哝着说:“他稳重?太稳重了吧?”

“有话直说。反正关起门都是一家人,哪说哪了?”叶书记让他们敞开心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