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6奇珍(2 / 2)

“袁师傅,你这手艺在长沙烹饪学校学的吧?”韩宝来知道给领导配的厨师,一般是本地有名的老厨师。

袁师傅说:“我做这菜不是在长沙烹饪学校学的,小时候跟着父母就这么做的。你先炒干水气,将螺盖炒掉,然后放茶油炒,再加盐、料酒、生姜、大蒜、干辣椒,冒烟了再加水跟紫苏叶、花椒叶子煮,最加滴苍耳子油,出锅放一把香菜叶子,味道浓一点。”

“师傅,好手艺。坐下来一起吃。”韩宝来拉着师傅坐下来一起吃,给他满上酒。袁师傅也不客气,加张折叠椅,坐了下来。

韩宝来与师傅一见如故,两人便攀谈了起来。两人说到舜皇山的传说、水质、物产、风俗。说得韩宝来有点心动,约好了要去东安县看一看。东安县水利资源极其丰富,全县的小水电足以保证全县的电力供应,还不愿意并入国家电网。

师傅说得兴奋处,说还要炒一个菜给大家尝尝鲜。袁师傅一走,李雨欣可怜兮兮地把喝螺递给韩宝来,韩宝来轻嘬了一下递给她,她一喝,“呼噜”一声,肉全进嘴里了。她兴奋地叫起来:“我喝出来了!”

“我要!”“我要!”她们都围过来,纷纷递给他。

韩宝来快速地一个螺用嘴嘬一下,她们都能喝得出来,可能三岁孩子开始喝的时候,妈妈也要这样帮他嘬一下。

喝了一阵子,邱惠莲就不相信她喝不出来。她挑了个个儿大的螺,想好技术要领,把螺噙在唇边,用舌尖顶住螺口,猛一嘬,咕嘟一声,肉到嘴巴里,她兴奋地嚷起来:“我知道喝了!我知道喝了!”犹如练会了吸魂大法还高兴。

可是,她再吸,发现这一招又不灵了。惹起一阵哄笑。原来,她一走气,气息乱了,就没办法吸出来了。韩宝来帮她嘬一下,她再吸,就轻而易举了。

接着,袁师傅又炒了一盘田鸡肉出来。可不是田鸡!这是一种溶洞里的蛙,有的叫石蛙,有的叫石怪,有的叫坑蛙。韩宝来小心问了一句:“这是不是国家野生保护动物?”

“这不是,这不是。青蛙才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自古以来,这是一种食材,还是贡品呢。古代‘参、翅、骨、肚、窝、掌、蟆、筋’八珍中的‘蟆’就是指石蛙,历来是皇家宫廷宴席中的上等佳肴、名贵山珍,老百姓称它为‘食之长寿、药用化疮’的珍贵野味。”

“别看着我,我不知道。”叶薇薇抿着嘴吃吃笑,不过她带头吃。其她人跟着她吃,果然肉质细嫩鲜美,像蟹肉一般丝滑,香甜。

“放心吃,小韩。”袁师傅一下子跟这韩宝来有了感情,他看韩宝来再不动筷子,让她们一扫而光了,赶紧给他舀了一调羹。

袁师傅看韩宝来举着筷子,迟疑不决,忙说:“真不是国家保护动物,可以拿到市场卖的,现在卖得贵,是田鸡的五倍。野生田鸡卖四十块,这个石蛙卖二百块一斤。”

“跟菜花鳖一个价?”韩宝来惊诧莫名,“可以养殖吗?”

“可以养啊,但很难养成功。”

“为什么?”韩宝来十分不解。

“山外面没有岩洞,拿什么养?我们那地方有溶洞,谁去养?想吃到溶洞里抓就行了。这东西,就生得怪,你外面的人想抓。你难得抓到一只。我们就有办法抓。不相信,小韩,你到东安,我一定陪你到我们家坐坐,我带你去抓。看你抓不抓得到。你抓得到,你看我的手。”袁师傅伸出他的手给大伙看,还有一条条血龙。大伙吃着甜美的石蛙,原来袁师傅付出了血的代价。

袁师傅说着到厨房里捉了一只出来。韩宝来伸出手去拿,袁师傅挡开他的手:“你细皮嫩肉给它后爪一挠,肯定有几条血龙印子!那你遭了活罪了!”

袁师傅为了验证一下他的说法,它就找了一块布,袁师傅把石蛙后爪往布上一拉,它的趾甲竟然把布抓破了。袁师傅说:“这家伙吃的东西,生活在清澈的流动山泉水中,以活性的蚯蚓、虾、螃蟹、福寿螺、飞蛾、蚊子等其他昆虫为食。你们喝的喝螺,就是小韩说的山谷里的福寿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