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谋算黄泥岗(1 / 2)

重建北宋 苕面窝 0 字 2022-05-21

 李宪知道过去未来,女真鞑子打到汴梁城下的一瞬间,他首先对牟驼岗下手,然后又在汴梁城周边劫杀金兵抢粮队,最后在快活林隐伏待机,肯定不会做无用功。

大宋君臣厚颜无耻,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他们只有两个本事:

敌人打过来的时候,立即割地赔款举手投降。

敌人没有打过来的时候,就抓紧时间窝里斗。

当然,就算敌人兵临城下,各党派系的窝里斗也不会一日稍停,这属于大宋绝顶神功,其他人学不会。

李宪虽然一心想拯救汉民,但不会想着去拯救无耻的大宋君臣。不错,在李宪心目中,大宋君臣无分正邪,全都是无耻之尤,全都死有余辜。

在面对外敌的时候,即便有那么几个人挺身而出,他们是为朝廷、为民族吗?不是!

大宋君臣被迫抗击外敌,完全是出于自己权力之争的需要,压根儿就没想过什么国家、民族,更没有想过老百姓是死是活!

自从赵匡胤下黑手杀了义兄柴荣,然后勾结赵普、石守信、高怀德等人发动陈桥兵变,从八岁侄儿柴宗训手中夺取皇位,大汉民族就掉进被阉割的耻辱深渊。

不遗余力强制推行一套腐朽的理论,阉割整个大汉民族的血性,大宋朝从建立之日起就是腐朽不堪的。如果不能推倒重建,大汉民族都没有未来。

李宪并不认为自己是偏激的民粹主义者,前一世不过是一个无耻的侦察兵。

既然是个小兵,李宪从来就没有什么宏图大略,但他也有自己的坚持。

李宪给自己定下的原则,就是不亲手诛杀大宋君臣,也绝不会救大宋无耻君臣。你把他五马分尸,他都不会干!

他能干的,就是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

看过《水浒传》的人,肯定知道黄泥岗这个地方。

在施耐庵笔下的黄泥岗,发生过一件大事。第十五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智取生辰纲,这件事情虽然纯属虚构,但是黄泥岗这个地方的确是一个战术要地,也是打伏击的好地方。

黄泥岗,其实也是虚构的,真实的地名叫做黄堆集,是一个坐落在水浒南岸的小镇,北段和梁山相连。素有“梁山泊打鱼,黄堆集晾网”之说。

张叔夜所部青州军未战溃败,早在李宪的预料之中。

后世最让人最厌恶的一种说法,就是“某人没有投降,他抵抗了,是大忠臣”。

在李宪的主观意识里,“忠君”和“忠臣”是两个绝然不同的概念。

忠君,就是一切按照主子的意愿办事,在此过程中不问正邪是非。高俅、蔡京、童贯等人,都是绝对的忠君人士,无论他们掌握多大权力,绝对不会造反。

忠臣,就是一切按照自己的本心做事,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对得起天地良心,所以他们最为关注事情的是非。如果皇帝胡作非为,忠臣就会拼死抗争。

魏征不考虑唐太宗李世民是否高兴,只要你的言行不正确,我就犯颜死谏,从而留下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千古名言,他是忠臣。

岳飞不惜延误朝廷规定的撤军时间,也要掩护数十万百姓南下。最后朝廷连发十二道金牌,岳飞屈死风波亭,他是忠臣。

(苕面窝注:大宋所说的金牌,不是后人牵强附会的令牌,指的是金牌马,也就是千里加急。宋高宗赵构发出十二道千里加急,目的是让岳飞火速退军,促成朝廷议和。结果岳飞为了掩护三十万百姓南渡大江,前后拖延十五天。带兵将领抗旨不遵,岳飞犯了朝廷大忌,杀身之祸就此埋下。)

保皇党、复辟党,他们都忠君,但绝对不是忠臣!他们为了自己主子的利益,可以置国家社稷于不顾,更不可能把百姓放在心上。

靖康之耻,就是这些“忠君”人士干出来的。他们为了自己主子的安全,可以带着官军挨家挨户抓捕处女、搜刮金银器皿,连妓.女都不放过,然后全部送给敌人。

想想那些忠君之士的嘴脸,是不是和后世的汉奸伪军一模一样?可他们都是按照皇帝的旨意办事,并非自作主张,绝对不能说他们是奸臣,更不能说他们是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