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查内幕,血手党建功(1 / 2)

重建北宋 苕面窝 0 字 2022-05-21

 李宪在东京汴梁城是个大名人,也是朝廷内外所有人的敌人。此次南下之前,萧芸娘、牟长霞、薛沁儿等人专门叮嘱韦冬宁,一定不能让李宪进城。

可惜的是,韦冬宁虽然武功高强,对李宪忠心耿耿,但是她心灵纯洁如镜,缺乏必要的狡诈手段,对李宪没有什么约束力。

侦察兵都是混蛋兵,李宪前一世是战略侦察兵连长,更是一个大混蛋。他竟然欺负韦冬宁不会胡搅蛮缠,离开飞狐县之后就开始为所欲为。

别人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李宪是伤疤还在流血,顿时就忘乎所以。

曹瑛、曹娥这对姐妹花虽然聪明伶俐,但毕竟只有十四岁,而且是第一次被迫踏入江湖,和韦冬宁一样属于半个白痴。根本不知道“李半仙”这三个字,在汴梁城究竟意味着什么。

曹瑛、曹娥这对姐妹花是白痴级别也还罢了,但是李宪属于老奸巨滑的人物,也会有百密一疏的时候,事情就注定无法挽回,怪不得他人。

忽悠国舅爷王元到雄州、霸州开办榷场,而且在一年半时间内,把直系家属往北迁移,而且搬空了金银彩帛交易所的地下钱库,李宪居然没有提前想好善后措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漏洞。

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李宪脑海中始终无法摆脱北宋末年各种资料的束缚,导致战术步骤的设计经常出现致命偏差。

在李宪的记忆中,杨江、张迪覆灭,应该是今年九月底左右。大宋军队沉浸在剿灭乱民的巨大喜悦中,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突然挥师南下,彻底打了大宋军队的一个措手不及。

可是,李宪忘记了一件事情:此刻的北宋末年多出一个人来,而且占据了蔚州五县之地,手中握着六万雄兵,而且萧芸娘、耶律余里衍都没有落到女真鞑子手里,必然对历史车轮造成影响,结果杨江和张迪提前两个月覆灭。

杨江和张迪提前两个月覆灭,女真鞑子还是按照原定计划实施,这样就多出来两个月时间,历史的车轮在这里再次出现偏差。

这两个月的时间偏差,是李宪这个穿越者无意识给大宋创造出来的机遇。可是大宋君臣全是一帮废物,根本没有丝毫战略远见,无法察觉女真鞑子的阴谋,京城当然更加热闹。

华夏子民自古以来就有一个通病:只要眼前没有杀身之祸,那就可以为了一丝利益拼命内斗,哪怕杀个你死我活都可以。

这些事情李宪不知道吗?他知道!但是他自信过头了,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拾。

还有,李宪命令雄州榷场护卫队的统领达奚虎,提前保护国舅爷王元秘密进入蔚州,对外宣称是被金国女真鞑子掳走了。这本来是李宪故意制造混乱,让大宋君臣把注意力转移到北方边境线的意思。

可惜,李宪一厢情愿,忘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基本规律。

张廷飙低声说道:“公子,我把所有力量都调动起来,关于迎仙楼竞价的内幕,现在终于有了结果。”

看见张廷飙脸色阴沉,李宪心里已经有了不好的感觉:“说来听听。”

“金银彩帛交易所地下钱库被搬空,实际上就已经破产了。”张廷飙的语调没有什么波动:“与此相关联,损失最惨重的有两家:国舅爷郑臣的潘楼街大酒店、朱勔的得胜桥烟雨楼。”

李宪大吃一惊:“朱勔?”

“不错!”张廷飙点点头:“朱勔并不在京城,得胜桥烟雨楼的大老板,是朱勔的长子朱旭。为了弥补金银彩帛交易所造成的巨大亏空,郑臣和朱旭沆瀣一气,暗中对京城里面没有强硬后台的金银铺下手,荆王金银铺刚好当了出头鸟。”

“高俅作为禁军殿帅,本来负有维持京城安定的责任。可是这位高相公在金银彩帛交易所,也亏空了三百万两银子。虽然对他没有什么具体妨碍,但是这口气憋在心里不舒服,所以对城内商界的乱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朱旭,李宪当然知道,而且刻骨铭心。

想当初,李宪在栾城驿亭镇遭到耶律敏的刺杀,耶律敏就是打着刺杀朱旭的幌子,应付李宪这个老侦察兵的审问,差点儿就被她蒙混过关。

朱旭的狗爹朱勔,李宪更是清楚不过。如果不是朱勔这个奸贼,方腊根本不会造反,大宋也不会搞成眼下这个样子。

“有意思,真他娘的太有意思了!”李宪听到朱旭两个字,顿时怒火万丈:“这种乌龟王八蛋,看来他们都活得太自在了,居然也敢在老子面前递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