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赵州桥,突遇流民潮(2 / 2)

重建北宋 苕面窝 0 字 2022-05-21

韦冬宁和特务排的姑娘们回到白云山庄之后,整整一个月没有出现在李宪身边,就是缠着姜四娘教自己针线活,而且按照薛沁儿的服装样式,每个人给自己缝制了四套衣服。

就像这一路上,从韦冬宁以下,所有大大小小的姑娘们,里面都是若隐若现的胸罩,外面是雪白的衬衣,胸口全都绣着一只金凤凰。下身穿着藏青色长裤,外罩一袭雪白凉衫(李宪总说是风衣)。

随着战马飞奔,凉衫迎风飞舞,简直就是仙女下凡。即便有老学究认为这是奇装异服,有辱斯文,但谁敢说出来?

因为一大群仙女飞过,结果一路上都没有察觉,其实这群人的马鞍桥两侧,都带着杀人的兵器,自然一路畅通无阻。

李宪端坐在金玉赤骝背上信马由缰,打量着姑娘们的窈窕背影想七想八,陈团突然飞马返回:“公子,前面打起来了!”

被人搅破了好梦,李宪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把话给老子说清楚,谁和谁打起来了?”

陈团圈转马头之后才说道:“孟威带领十二人开路,我带人随后跟进。结果赶到赵州桥的时候,发现孟威匹马单枪站在桥上,对面有两千多人堵住去路。后来才知道这些人居然是张迪溃散的后军,带兵将领叫吴湛。因为他们不让路,孟威和吴湛打起来了。”

李宪不知道在想什么,没有及时说话,韦冬宁勒住战马问道:“公子一再强调不要惹事,孟威为何不让别人先过桥?”

陈团摇摇头:“他们不是要过桥,而是不让我们过去。吴湛说身后不远就是刘光世的追兵,他们占领玉郎城坚守,所以不让我们过去。”

李宪终于回过神来:“暂时不要暴露我们的身份。上去问问他们的大王张迪是死是活,然后马上回来报告。冬宁,如果真是刘光世的部队追过来,我们可能要逃跑才行。姑娘们立即进入西面的密林,让战马休息一下恢复体力。”

事态的发展远远超过了李宪的想象,陈团刚准备策马上前,南面已经烟尘大起,傻金刚孟威已经带领二十四骑如飞也似返回来。

还隔着老远,孟威就高声叫到:“公子赶紧走,玉郎城周边的乱民超过三万,朝廷官军超过五千人杀过来了!”

乱军之中难分正邪,一个人的力量再强,也挡不住成千上万的军队冲击践踏。此刻除了亡命而逃,再也无法可想。

根本没有犹豫的时间,李宪一边从马鞍桥上取下组合长枪开始拼接,一边急促地说道:“韦冬宁,带领姑娘们顺着洨河北岸先走,我带领孟威和陈团他们断后!”

仅仅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大地已经开始震动起来,南面的喊杀声已经清晰可闻。

孟威、陈团看见李宪拼接组合长枪,顿时也把自己的长矛拼装起来。

虽然是逃跑,那也不能瞎跑,起码也要搞清楚基本态势,同时为了给姑娘们争取时间,李宪一马当先站在大路上,用望远镜紧盯着南面越来越近的人潮。

李宪纹丝不动,孟威和陈团一左一右也不动,剩下的二十四骑在身后更不敢乱动。

足足看了两分多钟,李宪才轻声说道:“溃逃的义军以步军居多,追兵同样如此,情况还不算太糟糕。陈团带领十二骑追上去给凤儿她们掩护侧翼,孟威带领十二骑缓缓向东撤退。走!”

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又遇打头风。

李宪想避免陷入乱局之中的被动局面,简直就是异想天开,或者说他这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还不知道啥叫数百万流民的造反大军。

杨江战死,张迪所部崩溃,他们手下的流民加起来,总人数超过两百万。以前有义军控制还好说,这一下溃散开来,可以说到处都是人。

大宋官军对造反大军一向执行斩尽杀绝的政策,凡是参加造反的流民,就没有想过能活下去。随着主力部队崩溃,最疯狂的时刻终于来临。

李宪等人沿着洨河北岸向东狂奔,本来是不得已的选择。没想到此前看得赏心悦目的女兵服装,现在变成最醒目的标志。

疯狂逃窜的溃散流民,原本没有丝毫方向感,完全依赖从众心理随大流。

韦冬宁她们四十八骑,全都是红色宝马,加上雪白的服装迎风飘动,在流民眼中就变成了一面移动的大旗,自然从四面八方向韦冬宁她们奔走的方向涌过去。

这不是倒霉催的吗?

仅仅跑了不到十里路,李宪发现身后已经汇集了不下一万流民,而且远处还有更多的流民蜂拥而来。

傻金刚孟威虽然年纪不大,胆大包天,经历过无数次血战,但此刻也不能淡定:“公子赶紧拿主意,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如果官军认为我们是义军将领,必然遭到疯狂追杀,那才真是糟透了!”

此情此景,同样让李宪头皮发炸,他一边催马,一边没好气的骂道:“难道老子不知道后果很严重吗?乱军之中有什么办法可想,赶紧闭嘴跑路是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