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大局转折(1 / 2)

重建北宋 苕面窝 0 字 2022-05-21

 唐懿宗李漼,是导致唐朝覆灭的一代著名昏君。

唐懿宗李漼在位十四年,先后任用二十一位宰相,平均八个月更换一个宰相。这个昏君死后三十四年,唐朝覆灭。

唐懿宗李漼之所以在历史上出名,游宴无度、荒淫无耻、残忍好杀还在其次,而是因为一个人写了一篇文章。

这个人叫韩愈,他写了一篇让唐懿宗李漼遗臭万年的文章——《谏迎佛骨表》。

“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馀,岂宜令入宫禁?”

韩愈的这些话具有振聋发馈之效,可惜唐懿宗李漼听不进去,终于爆发了摧毁大唐根基的黄巢大起义,一时间“满朝尽带黄金甲”。

韦十娘听了李宪的讲述,顿时有所明悟:“公子的意思是说,大唐朝覆灭的征兆是黄巢大起义,大隋朝覆灭是因为十八路反王割据州郡。现如今在方腊之后,杨江、张迪、高托天等人纷纷揭竿而起,是不是意味着大宋朝也为时不久了?”

李宪点点头:“我想告诉你们的,就是这个朝代更迭周期律,谁也无法阻挡。看见没有,眼前的这座灵空山万寿寺,据说就是唐懿宗李漼四皇子李侃的修行之地。”

灵空山万寿寺,在沁源县西北近百里,李宪带领众人用了三天三夜才赶过来。

原来,武元春最后离开的时候,并没有承诺什么,李宪也没有强行留下她。

经过这一次见面,李宪总算明白了一个问题:武元春窥视司马承祯的地下宝藏,原来是为了继承爹爹武奎的遗志,一定要把火药配制出来。

看着武元春独自离去的落寞背影,李宪差点儿情不自禁出声挽留:“要说火药配制,老子在眼前这个时空绝对天下第一,神仙都要拜老子为师。如果你留下来,我可以告诉你诀窍。”

二十一世纪的火药配方,那属于绝密技术。李宪没有得失心疯,当然不会外泄。

武元春的出现不过是一个小插曲,李宪很快就抛到脑后,因为他还有大事要做。

根据奔雷剑杨春探听的消息,完颜京为了一击得手,此前让爹爹完颜宗望调过来两员猛将。

完颜赛蛊已经现身,战斗力的确惊人。如果今后还能碰到,一定要小心在意。

李宪一直没有看见另外一人,这就是嘎达摩,据说比完颜赛蛊更加厉害。

嘎达摩的兵器是一对八棱翻天锤,单锤重量四十三斤,合计八十六斤。比李宪干儿子李天成的双锤还重十四斤,绝对不可小觑。而且嘎达摩还有一颗流星锤,重量十五斤。

“十娘、冬宁,你们两个人悄悄跟上去,越过完颜京的防线之后,命令嵬名巫达所部立即北撤。如果完颜京率兵追击,就带到王节的预设伏击阵地。如果完颜京不追赶,你们就带领党项独立营直接赶到灵空山,我们在那里会合。”

韦十娘和韦冬宁联袂而去,李宪也没有继续在此逗留,而是带领沈骨等四人立即北上,他要看看从孟完庙突围的一百多人究竟如何了。

其实那些突围的人并没有如何,顺着韦十娘预设的二十四根绳索滑下悬崖之后,十三名落霞观女弟子放火烧毁绳索,终于惊动了两侧山沟里面的敌人。

一千二百多敌人从左右山谷夹击过来的时候,一百八十多人已经被王节派人接应过去。四十八架驮马式弩床两轮齐射,让女真鞑子留下了两百多具尸体。

李宪赶过来的时候,女真鞑子已经退到一千多米之外。

王节,是李宪亲自带出来的最早一批骨干,属于他的嫡系力量之一。

看着嬉皮笑脸的王节迎上来,李宪也非常高兴:“好小子,半年没见长出息了,干得不错!”

王节敬重李宪却不拘束,闻言就有些不愿意了:“我能有什么出息?不过是根据公子的命令,出来当奸商做生意而已。”

李宪笑骂道:“老子放着一线作战部队不管,首先给你装备强大的防御部队。要知道,每座县城才有七十二架弩床,紫荆关、倒马关和平型关也只有一百二十架。你手里有五百架驮马式弩床还不满意,居然在老子面前发牢骚?”

“你是公子,可别冤枉好人,我敢发牢骚吗?”王节一边安顿李宪的宝马,一边低声说道:“我接下来的任务是什么?”

李宪这才言归正传:“临汾城是一个战术要点,你代表我在这里坐镇,可以秘密策应河东的南北通道。记住,县城西北角的曹府里面,有一对姐妹花曹娥、曹瑛,是老子名义上的小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