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高成的心机(1 / 2)

重建北宋 苕面窝 0 字 2022-05-21

 警卫营侦察连里面的骨干分子,就是原来韩云山朗山寨里面年龄偏小的家伙,或多或少都练过两下子,一直在李宪的亲自训练之下成长,挑选十个人出来并不难。

茅十三挑选出来的十个人,都是原来看家护院的高手,领头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大汉,大伙儿叫他汪教头,原来是茅家塌房的护院教头。

汪教头倒也没有藏着掖着:“在下自幼习枪弄棒,此前听过金枪李宪的名号,可惜他有如惊鸿一瞥不见踪影,我追了好久都没找到。没想到半年之后再次冒头,就已经弄出诺大事业,真乃神人也,所以我撮窜茅衙内投靠过来入伙。”

“好叫汪大哥得知,今后千万别提什么入伙,尤其是不要在公子面前提起。”高成赶紧打预防针:“我家公子李宪有很多忌讳,什么上山入伙,那就是忌讳之一。按照公子的说法,我们是为百姓撑腰的军队,不是打家劫舍的土匪。”

汪教头慎重的点点头:“在下汪直琛,多谢高大哥教诲,在下记住了。今后一定小心在意,绝不敢犯了军规让高大哥难做人。董庞儿是我师兄,他当初起事之前找过我,但是我和茅衙内一见如故,为人做事要有使有终,所以没有参与此事。后来董庞儿师兄兵败之后来到天成县,茅衙内看在我的面子上还接济了大批量草。”

“什么?”汪直琛言者无意,高成听者有心,而且大吃一惊:“董庞儿是你的师兄?”

汪直琛听得一愣:“是啊,难道有何不妥么?”

高成双手往下一按,让小分队停止前进:“你自然没什么不妥,但是说起董庞儿,那就大大的不妥!看在你夺取徐家堡有功的份上,我就擅自做主一回。现在给你一个选择,要么立即离开队伍,要么切断和董庞儿的联系。”

汪直琛有些诧异:“高大哥何出此言?”

高成心有所思,意有所指,所以很快就斟酌出词句,但如何说出来才不露痕迹,这就需要技巧。

毕竟他是江湖绿林出身,对于江湖人物的行为方式心知肚明,因此眉头一皱,说了一番掏心掏肺的话:“实话告诉你,我家公子心目中必杀的第一人,就是你的师兄董庞儿!与其今后为难,还不如你自己走人,这个责任我来承担。”

在外人看来,该说的不该说的,高成都敢往外说,给人的感觉显得耿直可信。

“我明白了!”汪直琛微微一笑:“金枪李宪是因为我师兄被完颜宗翰俘虏,而且认定他当了叛徒,对吧?”

有关董庞儿的问题,还是李宪办第一个新兵营的时候专门强调过。他当初的指导思想就是告诉那些新兵:谁敢祸害百姓,老子必杀之;谁敢当叛徒,老子必杀之;谁敢出卖兄弟,老子必杀之!

董庞儿是李宪拿出来的一个反面教材,李宪的确说过必杀第一人就是他。高成就是第一个新兵营出来的,自然牢记在心。

现在汪直琛当面提出这个问题,所以高成没有丝毫回避,而是沉声说道:“不错,正是此事!”

“你们多虑了!”汪直琛摇摇头:“去年末,天成县摩天岭发生山崩,师兄董庞儿在天成县摩天岭被俘,我当然知道。后来我专门潜入大同城,想把师兄救出来,但是听说他已经被杀。”

“不对,绝对不可能被杀。”高成摆摆手,断然说道:“公子学究天人,算无遗策。他曾经推算过,董庞儿不到两天就向完颜宗翰投降了,还画了幽云十六州以及整个河北四至八道地图表示忠心。”

“公子曾经专门强调,刘备得到张松献图,所以才能够吞并益州之地。董庞儿被俘虏之后画图,效果和张松当年一模一样。刘备吞并益州,金狗必定吞并山南河北之地,罪魁祸首就是那个董庞儿。”

看见高成不像作伪,汪直琛脸上有些茫然:“果真如此?”

高成满脸都是崇拜之色:“千真万确!如果不是公子神机妙算,他怎么可能白手起家,在半年时间内横空出世,纵横江湖吞吐风云?既然公子说董庞儿没死,那他就一定活着。”

“而且公子还说过,董庞儿对于女真鞑子极其重要,所以他并不在大同城,完颜宗翰当时就把他送到上京保护着。对外宣布他的死讯,不过是担心忠臣义士诛灭此贼坏了大事。”

嘶——汪直琛二话不说,撩起衣角伸手一撕,扯掉左下摆扔在地上:“今有天地作证,如果董庞儿果真投靠金狗,我汪直琛不仅和他割袍断义,而且要亲手诛除此贼清理门户!”

高成心中暗喜,但是脸色阴沉:“汪大哥,我现在还叫你一声大哥。此前我已经把必杀令说了两遍,你可要明白军中无戏言的道理。如果一旦决定留下来,今后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就不是我来约束你,而是公子的军法来制裁你了。”

“多说无益!”汪直琛果然还是江湖本色,说话干脆果断:“我们在此浪费很长时间,金狗已经出去很远了。我现在带领几个人先走,高大哥随后跟上。动口不如动手,你就等着瞧吧。”

话音未落,汪直琛一拉茅十三当先而行,其他九人随后跟上,很快就消失在前面的密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