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胆大包天的蠢货(1 / 2)

 大军前行,石劲阳带着他的独立团阔步而进,有三分之一的兵力以上,甚至已经乘坐上了运兵卡车。

重炮也组建了一个营,机械化携带而走。

现如今,第六军财大气粗,各种战略装备十分充足。

没办法,有小鬼子这样的散财童子与运输大队大队长,想要不富裕都难啊。

这年头,只要有能耐,有本事,那边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装备与物资。

小鬼子是第六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

爽到不行。

但无论再怎么爽,那石劲阳也是想要将小鬼子全都赶出中国去的。

再怎么是善财童子与运输大队大队长,那将他们赶回到东瀛列岛,建立东瀛行省的时候,那也还是可以继续履行责任的嘛。

这是好事,值得人们期待。

石劲阳独立团已有三千五百人,分成了四个营,前锋一个营,由赵启文带队而进,二营、三营组成中军,策应前后,是石劲阳所坐拥。

实际上,石劲阳原本想要亲自带着一营,冲在最前面的,但是为了制度的建设,也只有坐拥中军了。

没办法,制度建设需要身体力行,必须要自身先做表率作用,要不然,以后还怎么命令别人遵守呢?

有道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虽然用在这里略显夸张了一些,但确实是一样的道理。

一个部队的最高长官是不应该也不能总是在第一线的,石劲阳自己是不怕,可是别人可没他这样的本事,那位了大局,为了以后部队最高长官的安全着想,为部队的安全着想,他唯有以身作则的坐拥中军。

真是难耐啊,不过,还可以借助“洞察”来查看前方敌情,尽量保证前锋的安全,也不算是完全寂寞了。

要石劲阳一下子闲下来,可是绝对做不到的事情。

全心全意杀敌报国,这是他的本性。

大军前行,奋勇无比。

众人还沉浸在石劲阳出城时吟唱的《凯歌》,那种雄浑的秦腔,所轰鸣而出的堂堂华夏情,真是让人回味不已。

虽然沿途,石劲阳也组织了宣传队演唱催人奋进的歌曲,来舒缓战士们的疲倦,振奋大家的士气。

可好像大家都很愿意听《凯歌》,都想要学《凯歌》,毕竟这是堂堂正正的华夏之声,这是令人心折的先辈伟业!

一时之间,独立团所到,大路之上,便就响起雄壮激昂的秦腔。

云霄中飘荡起英雄的诗篇。

“先取山西十二州,别分子将打衙头。回看秦塞低如马,渐见黄河直北流。”

“天威卷地过黄河,万里羌人尽汉歌。莫堰横山倒流水,从教西去作恩波!”

……

独立团前进,士气高昂,人人渴战,向着更前方而进。

追随先辈的诗篇,继承先辈的伟业,荡平敌寇,扫灭贼匪!

独立团,舍我其谁!

行进了不到半天,忽然石劲阳通过洞察发现了前方出现了一股敌人,而且,很快的时间,赵启文果断的与对方开战起来。

好小子,真不愧是亲自选出来的副团长,白面书生一样,素来做事也是沉稳至极,但该出手的时候,便就果断出手啊,说开战就开战,没有丝毫的犹豫与拖拉。

好,独立团就是需要这样的果决,如此的血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

这个副手找的还真是相当不错了,让人放心!

过了三分钟的时间,通讯员便就一路小跑了过来:“报告团长,前方一营已经跟土匪们交上火了,打起来了!”

“怎么情况?跟哪里的土匪交火?现在打得怎么样呢?”

二营长与三营长立即询问起来。

虽然他们对一营的战力非常信任,可是,战友们开火了,作为中军的他们自然也是想要积极增援的。

独立团上下早已经是铁板一块,充满了浓烈的战友情。

一营交火,二营、三营自然也是闲不住的。

更别说,杀敌锄奸一直都是他们毕生的信念。

一提到有战可以打,人人振奋,期待不已。

石劲阳则显得很是沉稳,一点儿也不担心的样子。

落在二营长与三营长的眼中,这自然是当做了大将之风,统帅般的沉稳了。

可是,石劲阳实际上是因为早已经通过“洞察”,将前方的战况尽收眼底了,现在一营在赵启文的指挥下,势如破竹,正将那些土匪打得接连后退,这又有什么担心的了。

就当做是为周边的百姓除害,增长增长团中新兵们的作战经验罢了。

这可是好事。

如果路上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那就越好了。

那些蠢笨的山贼土匪们主动跳出来,那就不必以后一个个辛苦的去剿灭了。

将事情做到前面,真是再好不过的体验。

来吧,来更多山贼与土匪吧!

独立团,照单全收!

绝对不会嫌累的。

小鬼子要杀,伪军要杀,这些危害乡里,只敢窝里横,不知杀敌报国,打小鬼子的土匪山贼,一样该杀!

要将堂堂中华大地重归幸福,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啊,免不了如此的作战。

而通讯员则解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