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回到通菏众人迎(1 / 2)

 在一个半月临走之前,石劲阳已经将“分田到户”的工作计划安排了下去,而赵启文也幸不辱命的完成了。

第二天一大早,赵启文便就捧上了相应的工作计划,毕恭毕敬的向着石劲阳介绍起他的相关工作以及工作效果了,并且,让石劲阳更加满意的是,赵启文还拿出了他这段时间开展工作中出现的不足相应的思考。

如果,赵启文只是认真的完成石劲阳布置下的工作的话,那只能算是个助手,而他还能做到及时回报工作的话,那可以算是个好助手了,而还能够汇报工作效果,那就可以称得上是不错的帮手了,现在竟然还能拿出不足与相应的思考,这实在是可造之材了。

真不愧是自己所选定的副团长啊。

石劲阳笑了,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启文,做的不错,有点问题是很正常的,如果说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的话,那我才会担心了,好好做,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到完美的。”

“是,团长!我一定更加努力!”赵启文恭敬而言。

“嗯,向军长那边发个电报,不,还是我直接过去吧,启文,通菏还是交给你负责,我去一趟军部。”石劲阳站起身来,便就要往门外走去。

赵启文连忙跟了上来:“遵命,团长,不过,请允许派出警卫排护卫。”

现在通菏、东贤、驿桦与兰东已经连成一线,已经是反日联军第六军的腹地了,前往驿桦城的话,算是在内部行进,安全上已经有所保证了。

因此,不必警卫连一起前往,只用派出一个排的兵力来护卫就好。

石劲阳有意拒绝,一个人的话赶路会更快,但想一想,还是不要坏了规矩,战时做一做独行侠,实际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兵贵神速嘛,但这种情况之下,还是应该多锻炼锻炼部下才是。

这种护卫,自己是不需要,可是日后别的军官还是需要的,不能因为自己一人而让隐患产生的。

子贡赎人,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回国后就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回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不接收国家赔偿金。孔子说:“你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再愿意为在外的同胞赎身了。你如果接收了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别人就不肯再赎人了。

石劲阳是知道这个道理的,便就从善如流的答应下来:“好的,你来安排吧。”

“是!”赵启文兴高采烈的敬礼而去,深为石劲阳的从善如流而激动。

团长这么厉害,还能听得下别人的意见,真是不可多得的神人啊。

赵启文的效率还是很高的,不一会儿一个排的警卫便就配备到位,虽然是在腹地行进,但还是每个人都配备了两匹战马,独立团的配置还是很不错的。

石劲阳也不二话,带着一排的警卫便就向驿桦赶去。

由于在众人的面前,并不好施展更多的加速效果,因此,速度自然比不上一个人的时候,但双马互乘,还是有保障的。

进了驿桦城,这一路上的感官让石劲阳与警卫们都莫有荣焉,自从建立了这根据地以来,一路上见到的都是勤劳的人民与大家开心的笑容,再也没有以前的那些面露菜色与神情抑郁了。

这就是有希望的人与被压迫的人之间的最大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