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革命军队(1 / 2)

1908远东狂人 丹丘 6232 字 2019-09-17

 到共和军的新式军装,蒋方震也是心痒,征求赵北|与一个军乐队士兵交换了外套,扎起绑腿,扮成共和军士兵模样。

“现在离正午还早,接风宴不忙着。咱们还是去看一看共和军兵营吧,总得先让我看看贵军的军容才是,光是码头上这几百个特意挑出来的样子货,心里没底啊。”蒋方震说道。

“百里兄,你这可太小看共和军了。”蔡摇了摇头。“前几日我已看过,可以说,现在的中**队之中,还没有哪一支可以与共和军的军容相比,若是改善一下重装备,与北洋军对阵可保证一对二,尤其是那支‘特战营’,堪称精锐中的精锐,其战术之变化多端,军械花样之多,让人眼花缭乱,这种部队,就连列强的军队里都很少编制。”

“哦?哪倒非去看看不可了。”蒋方震看了蔡锷一眼,当年在日本留学之时,这位同窗可是出了名的眼界高,能让他如此赞扬的部队,即使在日本军队里也没几支。

风尘仆仆的蒋方震在赵北和蔡锷的陪同下,前往共和军兵营参观,沿途所见所闻,颇让蒋方震觉得新奇,无论是训练大纲的设置,还是官兵关系的融洽,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军队里的时政宣讲员制度,更是让蒋方震赞不绝口。其实,蒋方震的这种表现在蔡身上就已经展现过一次,赵北定下的这些制度远远超出这个时代的人的想象,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他们除了啧啧称赞之外,竟是提不出半句改进意见。

这才是真正的革命军队啊。

不过,在军官速成学堂参观时,蒋方震终于第一次皱起了眉头。

赵北虽然是个穿越者,而且是个伪军事迷,但毕竟不是真正的军事干才,在战略方面或许无人可及,但若说到具体的战术修养,那就是两眼一抹黑了,所以,实际上主持军官速成学堂教学工作的是底下的一群参谋,赵北只负责讲授战略和游击战。

按说讲授军事学和战术课的也是一帮留日士官生,比如说蓝天蔚、沈尚等人,他们地战术修养不会很差,至少在赵北看来,他们讲得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在蒋方震看来,这些人讲授的东西有不少已经过时,至少在德国,有些战术已完全废弃不用。

“授课内容必须改进,加入一些欧洲的新式战术和战法,现在已不是当年日俄战争时期了,有些战术已经改变,比如说炮兵的使用规则,过去是讲究压制步兵,但现在,炮兵的首要任务是消灭敌方的大炮,还有机关枪的使用,过去是正面配置,但现在德**队已开始使用侧面配置,形成交叉火力,同样数量的子弹可以歼灭更多的敌人。”

走出教室。蒋方震提出意见。顿了顿。又说道:“其实。我们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士官学校一直学得是日俄战争之前地教材。日俄战争结束之后。日本军方已经修改了部分教材。但并没有教授给中国学生。而且。之所以将中日士官生分开设班。也正是出于这种目地。”

“我还以为是因为你们几个成绩太好。压住了日本同学地风头。所以中国留学生才被另外分班地。”赵北有些惊讶。

蒋方震摇了摇头。说道:“那只是原因之一。

中日学生分班授课。日本军方地用心是很险恶地。有意造成中国学生地军事素养不及日本学生。将来中日一旦再次开战。我军地指挥水平必然处于下风。”

“这个是肯定地。日本狼子野心。咱们革命军人不可不防。”赵北附和道。“所以啊。整编共和军之后。我就把日式军操给改了。改回了原来地德式军操。”

“难怪共和军都是左肩枪。”蒋方震若有所思。“日本陆军现在虽说是在模仿德国。但实际上他们地军事思想仍残留着大量法国陆军地影子。轻视技术进步。过于强调精神力量。这一点。是日本军事思想地保守面。总司令能看到这一点。已很不错。不过另一方面。德国陆军战略思想并不一定完全适合现在地中国。就拿军队地火力来说。中国地一个师可能还比不过德国地一个团。”

清末编练新军,最开始是师从德国,操法俗称“左肩三把枪”,开步走膝盖不弯,后来留日士官生回国加入新军,便逐渐舍弃了德式军操,而改以日式军操,操法俗称“右肩四把枪”,开步走膝盖微弯。日俄战争以日本胜利告终,清军更是视日式军操为获胜源泉,将日本军队模仿得一板一眼,如果再换上日本军装,剪掉辫子,那就是活脱脱地日本军队模样了。赵北组建共和军,对这种日式操法怎么看怎么别扭,于是便趁着整编之际将军操又改回了德式,左肩三把枪,开步走膝盖不弯,好歹是把日本军队的影子摆脱了。

“百里兄,你在德国呆了两年时间,对于德**队大概也有了不少了解,据我所知,德**队之所以称雄欧陆,不光是战术较先进,更在于它的参谋部,德国的参谋制度恐怕是世界上最好的。”赵北说道。

蒋方震连连点头,说道:“总司令说得不错,德**队的参谋制度确实可称世界第一,不过,这也与它的普鲁士军官团很有关系,咱们中国地军队要想模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依我之见,参谋部可以放在以后改组,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加紧培训中下级军官,他们

队战斗力的核心。”

赵北说道:“中下级军官确实是我军软肋,目前的中下级军官多是从士兵提升上来地,不少人还是文盲半文盲,当个班长、排长没问题,做连长、营长就够戗了。我已从武汉的新式学堂里招募了一批青年学生,作为后备军官培养,但恐怕短期内是上不了战场地。当年张之洞倒是建了不少军事学堂,可学生多是新军里的士兵,咱们得建几个主力师,这些人不能都派到其它部队去。”

“这事急不得,慢慢来,当年日本军队不也是一点点发展壮大起来地?只要迅速稳定了国内局势,避免外国干涉,我们还是有时间培训足够的军官地。”蔡说道。

“是啊,如果战事迁延日久,招致列强武装干涉,这局势就更难收拾了。所以,共和军应该尽快出兵,光复四川。”蒋方震点了点头。

赵北说道:“共和军已经做好进攻准备,特战营将作为先遣队打响入川第一枪。现在,让我们去瞧一瞧那帮‘光头兵’吧。”

几人骑马,带着卫队向汉阳城北的龟山弛去,特战营的营房虽在城里,但训练场都在城外,现在入川之战即将展开,特战营已不再去远处拉练,只在龟山校场进行训练。

到了校场,卫兵要去通禀,但被赵北制止,这种“突然袭击”地巡查方式是他最喜欢的,他可不想有人在他面前演戏。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进了校场,老远就听见士兵们扯着嗓子在喊,为了避免打扰训练,赵北带着几人摸到山脊,用望远镜居高临下观察校场上的部队。

特战营的营长朱大牛就站在校场上,高大的身形格外引人注目,而且,大冷的天,居然只穿了一件短袖套头衫,这也是共和军的新式军装之一,叫“共和衫”,数量有限,都配发给了特战营和赵北的警卫营,其实就是纯棉T恤衫。

这位光头营长正在大声呵斥一个士兵,当然,距离太远,他到底在喊什么,只有校场上的士兵才听得见,赵北等人只能看见他在挥舞手臂,看上去有些气急败坏的样子。

“你搞什么鬼明堂?以为自己是猛张飞?嗯?总司令跟你们说过多少遍,要配合,配合!你们都忘了?你们忘了,可老子没忘!部队打仗,就是打得配合!战友信任你,你也要信任战友!放着战友不掩护,自己往前冲,你把纪律当什么了?这得亏是演习,要是真地在战场上,你这王八蛋早就翘辫子了!你翘辫子了不要紧,别连累了部队!耽误了作战,就算你不死,老子也要亲手把你毙了!……行了,滚一边去,扛着那东西站到门口去,不到换岗不许放下!”朱大牛扯着嗓子喊了一通,末了,手臂向后一指,然后又去训斥另一个士兵。

那个被训斥完的士兵如蒙大赦一般,抱着脑袋跑到校场边的一棵树下,捡起一根长长的杆子,扛着就跑向校场辕门。

“那是做什么?”蒋方震有些不解,举着望远镜看了半天,才发现那不是一根杆子,而是一根长矛,而且矛尖的形状很特别,居然是波浪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