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各有所(1 / 2)

1908远东狂人 丹丘 0 字 2021-10-06

 1o79119o8远东狂人第31o章各有所</p>

北洋集团代表着北方实力合阵线则凡将南方实力况起来。www.tsxsw.com作为目前中国最有实力的两个军政集团北洋集团与联合阵线因为国会选举的事情已是形同水火北洋军大举南下联合阵线革命武装力量也派遣大批部队北上两边针锋相对。南北局势日益紧张战争随时都会爆而双方也已从实质上做好了战争准备。</p>

可就在这样一个危急关头南方联合阵线却派遣了一斤小由宋教仁担任团长的“南北和平代表团。到了北京拜访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p>

此番举动叫人诧异人们纷纷揣测着宋教仁到北京会晤袁世凯的真正意图。</p>

对于宋教仁的到来袁世凯本人表示了热烈欢迎为此还命公府卫队鸣响礼炮并步行走出总统府。亲自迎接宋教仁可谓是做足了礼数。</p>

对于宋教仁代表团的北行袁世凯并不觉得意外实际上虽然南北之间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但是双方始终没有放弃最后的和平努力。北洋集团派人南下会晤联合阵线领导人联合阵线也派人北上会晤北洋集团脑双方都在谈判桌上继续施展拳脚看看能不能就在谈判桌上把自己想要的好处拿过来避免一场有可能两败俱伤的武装冲突。</p>

北洋集团并不贪心他们开出的价码就是当初英国公使朱尔典提出的建议即重新组织国会选举而且联合阵线必须解散他们的政治联盟。以零散党派的形式参与国会选举。“公平而且公正”的与北洋集团麾下的几个小党派角逐国会参众两院的席位。</p>

联合阵线也没有狮子大开口。他们的要求只有一斤”那就是北洋军必须撤离河南、安徽两省至于江苏的北洋军他们并没有要求撤退。但是同时他们的谈判底线似乎也是不可动摇的这个底线就是国会现有的议员席位三百九十五席少一席都不成。</p>

如此一来只要是稍微了解点政治常识的人都能看出这谈判是谈不拢的双方分歧太大所以只能通过战争的方式来解决分歧了。</p>

于是南北双方的报纸都开始鼓吹战争联合阵线的舆论是“用战争捍卫宪法”北洋集团的舆论则是“用战争统一政令”。</p>

双方都叫嚷得很厉害军队也调动频繁摆出一副要大战一场的</p>

势。</p>

但真要下定决心开打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是不行的。</p>

现在南北双方都处于财政危机之中北方好歹还有两斤。金主英国、日本南方却是只能依靠自己虽然经过前段时间的整顿财政和裁减军队南方已缓过一口气来但就靠这口吊命的气去跟北洋集团死磕确实是要冒着极大风险的。</p>

所以对于用谈判手段解决双方分歧的渴望冉方是要大于北方的。</p>

于是联合阵线派出了以宋教仁为团长的“南北和平代表团。”赶到北京拜见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试图进行最后的和平努力。</p>

“宋先生一路劳顿不先在旅馆下榻休息直接就奔总统府而来这番为国为民之心足令世人钦佩亦令袁某钦佩。在袁某看来联合阵线应该由宋先生领导才最合适</p>

袁世凯见了宋教仁的面一边热情的为他介绍自己的随员一边在话里夹枪带棒指桑骂税挑拨离间。</p>

宋教仁当然听得出袁世凯话里有话于是笑了笑说道:“袁大总统过奖了。宋某自问是个勤快人做事总是风风火火风花雪月的事情对我来说太遥远能为共和制度的稳固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宋某已是欣慰了何敢让世人钦佩?至于联合阵线委员长一职现由赵振华担任最为妥当事实证明他也是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对于革命事业尽心尽力而且愿意拿出勇气捍卫宪法的尊严</p>

这话里也是夹枪带棒而且明白告诉对方现在不是挑拨离间的时候联合阵线还是唯赵委员长马是瞻的。</p>

宋教仁说的话一力维护赵北但是心里也同时在感慨他从来没有想到过为了“捍卫宪法”为了保住联合阵线在国会选举中获得的席位赵北真的摆出了一副跟袁世凯进行决战的架势这一点宋教仁和他的同志们是有些意外的当初他们之所以选举赵北为联合阵线领袖。并不走出于对他的绝对信任而仅仅只是对他实力的看重他们也深知作为实力派人物赵北未必会真的将联合阵线的利益放在位如果能够从袁世凯那里得到利益的话赵北不是没有抛弃联合阵线的可能。</p>

这不是宋教仁等人毫无根据的揣测。就在前些时候北弈的一些报纸已透露了风声说赵北正在与袁世凯进行秘密磋商准备出卖联合阵线虽然这些消息属于空穴来风。而且也被赵北严辞否认但是联合阵线里的“宪政派</p>

代责们心里还是有些惴惴的。政界、官场上混的人物是傻子依靠实力派的同时就得做好被实力派出卖的准备当初选举赵北为联合阵线委员长的时候联合阵线也是做了被赵北出卖的准备的。</p>

当然他们同时也做好了抛弃赵北的准备不然的话也不会坚持将委员长的任期从五年改为两年了对于联合阵线里的宪政派来说赵委员长就是一个过渡人物他的主要使命是将联合阵线送进国会占领国会而这之后就轮到宪政派们来做主了毕竟他们想要的就是宪政而不是“军政”或者“刮政”他们要自己做主而不是让实力派替自己做主。</p>

袁世凯的北洋集团是实力派他崇拜的是军政所以联合阵线才不得不将袁世凯作为主要敌人并团结上共和军实力派集团共同遏制北洋势力的膨胀。</p>

但是这种联合的前提是南北不打仗如果因为国会选举的事情而导致一场大规模内战的话是违背宋教仁和他的追随者们一直追求的那行。宪政精神的如果只能通过战争来解决政治上的分歧的话那么要国会何用?要联合阵线何用?宪政讲究的就是一个协商、妥协通过议会上的口角之争来避免战场上的你死我活。</p>

何况无论这场战争是北方获胜还是南方获胜都将威胁到宪政目标北方胜利则北洋势力将变得不可遏制那就根本没有宋教仁这帮宪政派的立足之地了如果南方胜利。那么赵北赵总司令的威望将达到一个更高点而他手里的军事力量也将更为强大那么谁能制约他呢?在军事上获得胜利之后赵北还会将国会放在眼里么?谁又能保证他不会成为另一个袁世凯?毕竟人都是有野心的这个野心来自于对利益的追求而对利益的追求正是人类的天性之一。</p>

赵北固然是革命党人出身而且也是已故领袖陶成章推举的政治联盟党魁候选人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一个基本事实:赵北是个人一个有着雄厚军事力量的军事强人他不是圣人他也有缺点。</p>

所以在宋教仁等宪政派议员看来如果能够避免南北大打出手的话。或许可以在国会的事情上对袁世凯做些让步无论如何先维持住这种南北之间的平衡局面不使任何一方通过战争的胜利坐大只有这样。才能使国会真正的挥作用。哪怕只是很小的作用。</p>

无奈宋教仁无奈他的同志们也无奈这个时代本来就是军事强人的时代对于手无寸铁的宪政派来讲他们只能在不同的实力派之间玩平衡游戏在夹缝中将宪政理念深入国民的思想之中期待着若干年后国民意识的觉醒。</p>

所以宋教仁到了北京见到了袁世凯想以自己的努力挽回局面。避免南北内战也避免国会成为战争胜利者手里的橡皮图章。</p>

或许是见宋教仁没有橱舌袁世凯淡淡一笑请宋教仁陪着他上了辆总统府的四轮马车向南海居仁堂行去。</p>

居仁堂是袁世凯接见外国使节、主持国务会议的地方在这里与宋教仁会谈他的用意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尊重宋教仁现在的地位并不因为南北军队的调动和对峙而轻视了这位同盟会元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