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委以重任(1 / 2)

 “前些日子,太后从长乐宫中传出消息,陛下不日将要再度封赏我们王家,你那五个叔叔的爵位应该都能从关外侯晋升为关内侯,甚至包括二弟在内,此次也会被追封爵位。一门八侯,这可是莫大的恩宠,大汉立国近两百年来,从未有过任何家族能得此殊荣。值此之际,朝廷之中,不满我们王家的各家各派,全都想要找到我们王家的不是。莽儿,你与韦佩弦的一点小恩怨纠纷,无伤大雅,但你平日里行事,需更要多加注意才行。”王凤继续谆谆嘱咐道。

王莽心中略为欢喜,自己的父亲王曼故去多年,从未有过任何封赏。而且王曼本是庶出,与太后王政君同父异母,这次皇帝封赐,竟然也有自己的父亲在内,让王莽不由地心生几分感激之情。

王莽平日里一向小心谨慎,王凤也是深知他的为人。王莽心里并不太明白王凤为何还要一再叮嘱自己要小心行事,王家如今位高权重,除了丞相王商之外,朝中再无人能与王凤相抗衡。王凤作为大将军,对家族中人素来算是和蔼可亲,但是对外向来是杀伐果断,毫不留情。大汉以孝治天下,即便是当今天子刘骜也需要听从太后王政君的,王莽实在想不出王凤如此谨小慎微的缘由。王莽心中一边想着,一边说道:“大将军教诲,王莽定牢记于心。”

王凤颇为欣慰地看了王莽一眼,他身为王家家主,自从担任大司马大将军以来,对王氏子弟一直采取不闻不问,处于任其自由发展的状态。不过实际上,王凤是听取了杜钦的意见,希望在暗中能从王氏子弟之中选取出真正有能力的后辈加以培养。

在过去的六年之中,每隔一个月,有关王氏各家子弟的情报便会由专人整理出来,呈交给王凤过目。王家八兄弟,共有二十来个子嗣,其中年满十六岁的共有十五人。这十五人中,除了王凤自己的长子王襄之外,最令王凤最为满意的就是王莽。王莽虽则父母双亡,无权无势,但为人谦恭有礼,文武双全,胆识过人,敢作敢当。

王凤和煦地笑了笑,转而对燕起说道:“燕公子,莽儿这小子跟韦佩弦的一点摩擦,反而把燕公子牵扯进来,实在是王凤执管无方,让燕公子受惊见笑了。不但武功高强,气度不凡,而且传闻中还写得一手好字。本侯虽然身处长安,但是汉中燕师道之大名可是早有耳闻啊。”

王凤和煦地笑了笑,转而对燕起说道:“燕公子,莽儿这小子跟韦佩弦的一点摩擦,反而把燕公子牵扯进来,实在是王凤执管无方,让燕公子受惊见笑了。”

“大将军哪里的话,燕起行事过于鲁莽唐突,欠缺考量,但愿没因而耽误大将军的国事部署才是。”燕起稍带愧疚地回答道。

王凤哈哈一笑,豪迈地说道:“些许小事,燕公子无需挂怀。燕公子年少有为,不但武功高强,气度不凡,而且传闻中还写得一手好字。本侯虽然身处长安,但是汉中燕师道之大名可是早有耳闻啊。”

燕起谦虚地躬身回道:“大将军过誉了,燕起不过是平时里喜欢没事写写字而已。”

“今日请燕公子来侯府,也是因为小女特别喜欢燕公子的书法,早就央着我这个做爹的务必给她多找一些燕公子的字帖来。恰逢燕公子来京,本侯在此倒要厚着脸跟燕公子求几幅字帖给我那刁蛮丫头,不知道燕公子是否能答允?”王凤对自己女儿的宠爱之情溢于言表。

“大将军折煞燕起,您屈尊向燕起要字,那是燕起之荣幸。改日,燕起一定登门将字帖亲自送到侯府来。”燕起有点受宠若惊地回道。

王凤闻言,爽然地笑道:“那本侯可就等着燕公子你的字帖了。不过还请燕公子务必今早写好,不然时间一长,我那宝贝女儿可就不答应了,非把我这些胡子给全部拔光拔光了不可。”

王襄见状,插嘴解释道:“燕公子,我二妹闺名王妍,最是喜欢燕公子的隶书。燕公子的贾生五疏五赋在长安城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更是让妍儿大为着迷。昨儿燕公子在迎宾酒肆大败韦佩弦之后,妍儿知道燕公子身在长安之后,昨晚便缠着父亲一定要请燕公子给她写几幅字帖。“

”多蒙二小姐的抬爱,燕起实在愧不敢当。“

王凤指向石桌上的棋盘,问燕起道:“燕公子文武皆备,是否懂得下棋?”

燕起回道:“禀大将军,燕起粗通棋艺。”

“既如此,燕公子何不坐下来跟杜先生手谈一局?”王凤接着问道。

杜钦也跟着说道:“在下也想领教一下燕公子的棋艺。”

王莽知道杜钦的棋艺非常高超,朝中大臣都鲜有敌手,也对燕起的棋艺水平颇为好奇,遂说道:“师道,杜先生可是棋坛大家,你跟杜先生切磋一番也不错啊。”

燕起悄悄地看了一眼王莽,张口回道:“大将军有令,燕起岂敢不从。”

王凤站到一边,让燕起坐到石桌旁。燕起与杜钦将棋子整理好后,杜钦从棋罐中拿出一把棋子,让燕起猜单双数。

杜钦的左眼不能视物,漆黑的眼珠子没有丝毫的光彩,右眼则是闪现着睿智的光芒,仿佛能将一切人事看透。杜钦双眼不同,略显滑稽,但在燕起眼中,却别有一股异样的高深之感。燕起看着杜钦,感觉到对方的神秘莫测,随口说道:“在下猜单数。”

杜钦摊开手掌,里面共有十二枚棋子,燕起笑了笑,伸手道:“杜先生请。”

棋局开始,杜钦执黑子先手,燕起执白子后手。

这时候,王凤开口说道:“襄儿,你留在这里伺候杜先生与燕公子下棋。莽儿,你跟我一起出去走走吧。”

王襄率先回道:“是,父亲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