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感动自己 散文(1 / 2)

支海民文集 支海民 0 字 2022-05-19

 狭窄的陋室放不下一张书桌,便在封闭的阳台上为自己搭建蜗居的窝,零点三平米一张小桌,刚能放下一台电脑,万籁俱寂的深夜,我坐在电脑前,一笔一划地镌刻着那些苍老的岁月。

想着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便发出一声深深的叹息。老婆在睡梦中说着呓语:别写了,睡吧,你的文章只能感动你自己。

仿佛有人在我的骨实里楔进一枚铆钉,开裂的骨缝里流出了殷红色的铁锈,构筑信念的积木在迅速塌垮,心的深潭里泛起一层浪花,反躬自问:这根快要蘖朽的椴木还能不能雕刻?

多少次跟机遇擦肩而过,耄耋之年才想起了要给这个世界上留点什么……是不是有点太晚?关键的问题是:你所经营的这片土地至今寸草不生,泛着灰白色的盐碱。

思绪便像折断翅膀的苍鹭,飘落沙滩。失落的魂灵在暗夜里摸索,秃废的精神靠什么支撑?

披星十载,费尽周折,我生命中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潘杨柳》终于面世,抚摸着暗红色的封面,心的风帆有一种终于靠岸的酣然,虽然还无法预测下一次启航的日期,我得到了暂时休整的瞬间。当然,我不可能休整的太久,因为我知道,生命的冬天离我不远。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叩响了老教授的屋门,他是我在这座都市的一位长辈亲戚。我急于想找一位独具慧眼的鉴赏者,来验证我这块顽石的成色。老人审慎地将我的书收下,然后说:我看完后给你打电话。

三个星期后,我接到了老教授的电话:你的书我看完了,有机会过来坐坐。我第二次来到老人的居屋,老教授沏了一壶浓茶,我们围着一张方桌,敞开心扉面谈。

老教授没有任何开场白,首先毫不客气地指出:错别字太多!这让一个做学问的人无法接受。接着拿出他读过的书让我看,差不多每一页都有老教授的改正。还有老人加写的批注。我的心温暖着,嘴角有感激流露。老人接着从书架上拿出一本他同样加了批注的、华人作家群中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高行健的著作《灵山》,说:一百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委员们从来没有妄评过一部作品,那些历任评委审视文学作品的眼光严谨而近乎苛刻。老教授继续说,他认为,高行健得到了他应当得到的荣誉,这部作品其所以能够获奖,完全不是所谓的“政治因素”,而是由于高行健那种无以伦比的对生活的洞察力和高人一筹的写作能力征服了评委。说到这里老教授有些忿然:我常常想不通,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竟然容不下一座“灵山”!至今在国内仍然见不到《灵山》这部巨著的正版。我翻着那本盗版的《灵山》,对老教授提了一个后来想起来非常幼稚的问题:这部《灵山》比起《白鹿原》来,孰优孰劣?老教授想得很苦。最后,他打了一个比方,说《白鹿原》是“中国冠军”,而《灵山》则是“世界冠军”。我没有读过《灵山》,将信将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