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新的商业税(1 / 2)

 为什么自古造反的是农民,而很少有商人去造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情况,在古代一般造反的都是农民,从陈胜吴广开始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之后,之后的起义也大多都是农民发起的。

农民靠什么维持一家人的生活?那只能靠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但是古代各种赋税太多,交过那些苛捐杂税还能一家人吃饱,那一年真的算是好收成了。

而且有些农民自己家是没有土地的,只能从当地的地主家租地来耕种。一旦遇到个天灾导致颗粒无收,那就真的没有饭吃了。一户人家没有饭吃,可能还没什么,但是如果一大片地区没有饭吃的话,那么就真的要出事了。

古代的农民都非常的老实,因为没受过教育不识字,而且对官府一直有种畏惧感,有句古话就证明了这一点-民不与官斗。

但是总有几个胆子大的人吧,再加上一些贪官恶霸的欺压,这些胆子大的人自然就想造反了,不过这些人毕竟很少,因为古代农民但凡能够苟活下去,就不会去造反的。

所以说古代统治者让农民吃饱饭,就能够稳定他们的统治,这也让我国封建社会很多朝代都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而经商的人大多脑子活络,非常善于随机应变,他们为了将生意做好,会经常用金银珠宝交好那些当官的人。

所以即使有人想要打压商人,也不会把他们打压的太狠的,不然以后去哪里捞油水啊?当然其实有些朝代对这些富甲天下的商人还是很尊敬的,因为不管在哪个年代,有钱的人总是身份不一样。

而且一个稳定的天下对这些生意人来说,比较适合他们的生意拓展,所以很少有商人选择去造反。

其实还有一种观点,古代造反的大多都是农民,这一点不假,但是那些带头造反的农民,大多不是那些正儿八经的农民,他们虽然也种地,但是他们脑子活络还爱胡思乱想的,这也为他们之后造反生涯,提供了思想上的支持。

北方战事已经结束一个月了。

这天朝堂之上,看着底下的文武百官。

每次看到这群老家伙就提不起精神。

“今日我要重新制定商税,从古至今重农抑商,商人的地位都是很低的,一部分正儿八经的商人在乱七八糟的税收面前是很难赚到钱,而有的家族因为朝廷有人做大官,可以光明正大偷税,甚至不交税,这两种商人的财富两极分化……”

南宋时期的商税制度是相当苛刻的,而且所收的税务种类非常的繁多,也就是说当时的商人存在重复交税的情况。

但是商人并没有话语权,官府怎么说,商人也就只能照做。所以说虽然当时经商可以赚到不少钱,但是当时的人都认为无奸不商,因此对商人的税收也会更加苛刻,往往会导致商人最终也赚不到什么钱,基本上都上交给朝廷了。

根据南宋时期的商税制度是需要按照数量来收税的,比如说商人运输了一百件货物,如果官方硬说商人运输了一千件货物的话,就必须按照一千件商品来交税,那么税费一下子就要翻了十倍。

同时货物的种类不同收得税费也是不同的,普通的货物纳税要少一些,贵重的货物税费就非常的高。

在南宋的时候还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当时流通的货币是以会子为主的,因为商人结算的时候总额比较高,如果用铜钱的话就不是特别的方便,再加上南宋当时可以流通的铜钱数量已经有限了。政府又没有增发铜钱,但是当时朝廷就会估计为难商人,要求他们用铜钱交税。

大部分的商人根本都无法凑集到那么多的铜钱,因此在规定的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凑集到足够的铜钱的,超过了时间以后就需要用货物抵债。

其实说穿了就是朝廷要抢走商人的货物,只不过给自己的强取豪夺安上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罢了,因此当时商人的处境并不容易。

在古代没有有效的监督之下,偷税漏税是很难查清的。

而现在江辰打算在每个地方都设立一个税务局,先统计当地经商,把当地商人的经营信息详细记录档案,调查一般情况下盈利情况,以后的交税可以按记录的数据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