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殿试(1 / 2)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3444 字 2019-09-17

 里暗里回绝了数批前来说谋的人之后,楚府慢慢也恢,而楚质从来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自然变不上受到什么影响,每日都在初儿的无微照料下,安心修学,时间渐渐飞逝,转眼间就到殿试之日。

其实在宋朝以前,从来没有殿试的说法,士子们通过了礼部主持的会试后,马上可以授予官职,可是在宋太祖开宝六年的时候,新录取的进士到讲武殿谢恩,通过当面对话,赵匡胤发现新科进士中有人的知识浅陋,回答问题时慌张失措,牛头不对马嘴,就下令将他们刷掉了,事后,未被录取的士人又击登闻鼓,状告当时的知贡举卖人情,取舍不公允。

赵匡胤立即命令贡院将考完三场会试而落选的人造册上报,随后将这些人全部召见,选了百余人发给卷纸,另外再考一场诗赋,两天后,赵匡胤亲自到讲武殿批阅试卷,从此以后殿试就成了科举考试的一道必须经过的程序。

这天清晨,春夏临交之际,春光明媚,骄阳似火,楚质早早起来,接受来自楚府上下的祝福,婉拒家人的陪同相送,怀着几分激动忐忑的心情,独自一人向以前从来没有踏足过的皇城宫禁走去。

一天之计在于晨,此时的汴梁城街道两旁,过往人流熙熙攘攘,商人小贩汇聚云集,脸上情绪变幻莫,或悲或愁,或怒或喜,只不过在楚质看来,这一张张院陌生的面孔都是那么的可爱顺眼。

北宋东京汴梁城是在唐汴州衙城基础上,仿洛阳宫殿改建的,规模气势已大不如唐朝,宫城由东、西华门横街划分为南北二部,南部中轴线上建大朝大庆殿,其后北部建日朝紫宸殿在西侧并列一南北轴线,南部为带日朝性质的文德殿,北部为带常朝性质的垂拱殿,宫城正门是宣德门,上部由正面门楼、斜廊和两翼朵楼、穿廊、阙楼组成。

宣德门前有宽二百余步御街,路的两旁有御栏,辟御沟,满植桃李莲荷来参加殿试的贡士们就是聚中在此处等候,由礼部官员教导进宫时应该注意的规矩,以免不知礼节而闹出什么乱子来。

初晨的太阳没有出来,就已经有贡士迫不及待的来到这里,当天际浮起一偻白芒时地已经汇聚大半参加殿试的贡士,人数虽多,却不怎么热闹有人三三俩俩聚在一起小声的窃窃私语,有人干脆依靠在御栏闭目养神,口中念念有词,有人则是静不下来御街道上来回走动,神情似有不安,各人表情不一,不能概之。

楚质来到宣德门前时,才发现自应该是来得最迟的人之一,若是在平时到楚质来了,肯定有几个仰慕者过来与之攀谈今在这个特殊时候,贡士们只是微微抬头瞄了楚质一眼毫没有理会之意,有的没有注意者干脆当作没有看见,继续做自己的事情了。

不知为什么,一来到这,楚质就感到一股无形的紧张气息,还有几分压抑的感觉,激动喜悦的心情慢慢化成了沉重不安。

“景纯。这里。”一个低声地呼唤来。

听声音就知道是滕茂实。楚质连向那边走去。压抑地心情似有舒缓之意。比任何时候都觉得这时地滕茂实。是那么地招人喜爱。

“景纯。来得这般晚。想必是成竹在胸了吧。”滕茂实轻声笑道。神情非常轻松。眉宇间却有一丝不易察觉地忧虑之色。

“这还用说。景纯夺得状元地呼声要比我这个会元强多了。”冯京微笑道。脸上依然是那么地从容自若。

“状元定然是当世地。我只求得个进士出身即可。其他可不敢奢望。”楚质认真说道。要知道进士也是分等级地。第一榜。称为进士及第。前三名是状元榜眼探花。第二榜是为进士出身。第三榜是同进士出身。第四第四榜是赐进士出身。等级不一样。待遇自然不同。朝廷授予官职地时候更加能显示出其中差别来。

宋朝地时候还好些。第一榜取地人数虽少。但起码有十几二十个进士及第。以后地明清两朝。第一榜地进士及第就只有三人。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其他地都是进士出身。让文人士子们非常地郁闷。

“景纯过谦了。”冯京笑道:“参加殿试的贡士,谁人不想名居第一榜,最好能夺得状元而归,还未应试之前,谁能保证自己成绩如何。”

冯京说的也是实话,科举考试的成绩,因为没有后世的细化标准,成绩优劣高低都是由人而定,解试会试童子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