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帝都长安风云会(2 / 2)

话音刚落,玉阳子袖子一动,一股罡风吹出。半空中有一面镜子,镜中有图,长安城大街上,五人并肩而行,一路说说谈谈,胡宇扬五人,走时,耳边忽听一阵风声急劲,虎虎生风,夹着“铮铮”声响而来。胡宇扬听声辨器,知道是铁片之类。

他伸手接了,拿在手中一看,原来是块薄铁片,拿在手中轻轻,浑若无物。这块铁片,原来是宇文娥英投进图中的。

胡宇扬看去,只见薄铁片上有字:“师侄,长安城风云暗涌,多加小心!”胡宇扬一目十行,看了薄铁片上的字后对李延宥三人说:“师叔说长安城,此时风云暗涌,各方势力,魔教、天龙卫、西域各国使者,都会来长安城里参与金丹大会。”

胡宇扬说了这话之后,赵子历、穆懿菲、姚颖三人,只是动了一股心思,除魔卫道,救济天下。李延宥却是记起了“玄武门之变。”他在暗暗想时,只听穆懿菲说:“师兄,信中还有什么话?”胡宇扬说:“寥寥数语,但说出了其中关键!”

穆懿菲说:“师叔,惜字如金!”李延宥蓦地说:师兄,一座茶楼。”胡宇扬看去,一座茶楼。胡宇扬看了看,笑说:“也好,衣食住行,我们能辟谷不食,这时却要像俗人一般,衣食住行,都不能少了!”李延宥说:“师兄,历来的兵法有云:虚实相交,实也是,虚也是!”

胡宇扬“嗯”了一声,四人走去。即有个店小二招呼道:“几位客官,这边请。”

说罢,引着五人,走上楼梯,一阵脚步声,此起彼伏地“嗒嗒”声响,霎时到了二楼。木桌木椅,摆的井然有序。店小二引着四人往往靠窗台的木桌边走去,走到之后,搽拭木椅,请胡宇扬四人入座。

四人坐定,店小二问:几位客官,茶点?”胡宇扬笑道:“小二,来一壶武夷岩茶,一壶徽地白茶,精致糕点三碟。”店小二说:“好,几位客官,坐一会,小的立马就来。”胡宇扬手里拿着一串铜钱说:“小二哥,这是茶钱,给你!”

店小二只是一直说:“多谢客官几位。”胡宇扬接着说:“小二哥,如今这长安城里,热闹至极,你这茶馆整日人来人往,也赚了不少吧?”店小二答话说:“客官,这话不错,这数年来,太宗皇帝施行仁政,长安百姓人人有田,播种收割,各国使者商人,年年到此经商,马贩,贩茶叶,各种各样,络绎不绝。太宗皇帝年年接见各国使臣,那些使臣朝贡我国,也爱我朝的一些丝绸绫罗,瓷器,诗集等等,行商流通,百姓有田,商人有钱,自然安居乐业。”

胡宇扬说:“小二哥,我从道上来,听说太宗皇帝八月十五,金丹大会,这事真么?”店小二答话说:“嗯,有这事!”话音刚落,一转身,走下大堂。胡宇扬坐下看了看,耳边忽听有人说:八月十三,太宗皇帝下诏御林军戒备,八月十五,“天下掌门大会!”

说罢,停了一会,汉子又再说:太宗皇帝,八月十五,天下掌门大会,与中原正教各派掌门商讨国事,其实是假!”顿了顿又说:“为了一部医书。”胡宇扬听到这里,心中一惊暗说:“一部医书!莫非是青囊书?”

他想事关重大,当下不动声色,运起内功真气,施展“千音通。”妙法一经施展,神妙至极,大千世界,一切都可听。汉子压低了声音说:“翎羽庄的《青囊书》,太宗皇帝早年英勇神武,即位之后,励精图治,与诸位贤臣,缔造太平盛世,万国来朝。最近几年,信丹术士之言说什么金丹连服九九八十一颗,能长生不老,与天齐寿!于是设炼丹房,每日转汞炼丹。”另外那个汉子说:“不过这几日不见炼丹术士,传言是出宫寻书,又有一说有事返回吐蕃!”

话音刚落,那汉子又说:前几晚,忽见天边有一道红光往宫中而去。”另外那个汉子说:“番僧能把青囊书找来,进献给太宗皇帝,那是奇功一件,不知太宗会如何赏赐呢?”胡宇扬听到此处,知道再听下去也没什么,把内功真气运息了。抬头一看,只见隔壁桌上,两人穿着一袭锦墨衣衫,足蹬皮靴,腰悬一块玉牌。一人容貌颇为威猛,满脸虬髯,脸圆大耳,真像隋朝末年的虬髯客张烈一般。另一人容貌白净,满脸无须,额头前两根长发留海,发中挽着一个圆形发髻,像个玉面书生。

胡宇扬目光锐利,远远的看去,只见玉牌上写着七个大字,乃是:“御前天龙卫尉使。”

胡宇扬看了看,暗想说:这两人是天龙卫弟子,我听说天龙卫弟子都是锦墨衣衫,足蹬皮靴,腰悬一块玉牌,看是不错!”想罢,摆一摆袖子,一股风吹去。

李延宥低声问:“师兄,这是怎么?”胡宇扬坐了下来说:“师弟,看他们的穿着!”李延宥依言看去,看了看说:“师兄,他们两人是?”胡宇扬笑说:“这二人正是天龙卫弟子!”李延宥说:“夜入宫中,凶险异常,赵师兄的寒铁神刀绝技,声东击西!”

赵子历点头说:“好!”话音刚落,穆懿菲说:“回信禀告师伯。”胡宇扬笑说:“写吧,我忘了。”说话时,听得脚步声响,原来是那小二端着两壶茶,三碟糕点,走至桌前,放下木盘说:“客官,慢用!”胡宇扬说:“好!”

店小二答话说:“用什么,叫小的哈。”随后走开了,胡宇扬说:道友,长安城中寻访令师叔的住所,与她商讨今晚之计,看看前辈有计较!”姚颖听罢说:师叔是住在华山,嗯,胡兄,此计可行!”说罢,忽听那两个御前天龙卫尉使说:天下掌门大会将近,师父受太宗皇帝之命,长安城驿馆,迎接各派掌门弟子,顺便探查翎羽庄的《青囊书》的下落。快快走吧。”

说罢,叫来店小二付了茶钱,便即走下茶楼,入承天门而去。赵子历待他们两人走后,叹了一口气说:“常说君王如猛虎,一点不错。”穆懿菲笑道:“君王如猛虎,自古皆然,如曹魏太祖,更是虎中之虎!”

四人听罢,都是一笑说:师妹平时嘻嘻哈哈,难得有此见地”穆懿菲说:多谢,三位师兄夸赞,怎么说也是做师姐的了!”三人听罢一齐说:是了,长姐如母,哈哈!”穆懿菲听到“长姐如母,”这四个字时,脸色一红急忙说:这时天色已晚,找一家客栈。”说罢,六人一同走下茶楼,客栈投宿。并肩而行,往南街走去,走了一会,街边一座客栈,顶门上有一块长方牌匾,写着四个大字,“醉仙客栈。”

客栈大堂人声沸鼎,热闹之极,人影穿梭。跑堂伙计跑来跑去,店掌柜看着人影穿梭,满脸笑意,口中连声说道:“伙计,快些。”一瞥眼,见到胡宇扬等人,站在客栈大门前看着,知道他们一行六人,是来住店投宿的。店掌柜走了出来,到了胡宇扬身边说:“几位客官,住店打尖?”

胡宇扬答话说:“店掌柜,住店。”

店掌柜听到这话连声说:“伙计,两间上房。”说罢,”说罢,便即对胡宇扬说:“几位客官,这边请!”引着六人上楼而去。霎时到了客栈二楼,店掌柜说:“这两间上房。”胡宇扬说道:“多谢,店掌柜。”店掌柜说:应该的,不必多谢。”说罢,转身下楼而去。六人待他走后,一同走入一间客房,六人步入房中,关上房门。

胡宇扬对穆懿菲说:“写信吧,师妹。”穆懿菲不再说话,当即口诵法诀,地上“噗”地一声,出现了一个铁圆盘,圆盘中央嵌有一块薄铁片。穆懿菲拿在手中,又是一阵口诵法诀,薄铁片上浮现了几行楷字是:大唐太宗皇帝,传下诏令说:“令御前天龙卫统领,长安城各处驿馆,迎接各派掌门,本门至宝《青囊书》。写完,圆盘飞出。斗转星移,宇文娥英等人,正在喝茶叙话。耳边忽听一阵风声急劲,虎虎生风,夹着“铮铮”声响而来。宇文娥英听声辨器,伸手接了,拿在手中一看,原来是一块圆盘,其中有一块薄铁片。

她拿着圆盘交给玉阳子说:“师兄,这是宇扬师侄,写的书信,请过目!”玉阳子接过一看,只见铁片上浮现了几行楷字是:大唐太宗皇帝,传下诏令说:“令御前天龙卫统领,长安城各处驿馆,迎接各派掌门,本门至宝《青囊书》。玉阳子看罢,哈哈笑说:果然,太宗皇帝图谋本门至宝《青囊书》

宇文娥英听得这话说:“师兄,如何回信,说什么?”玉阳子想了一会说:“宇扬师侄,见机行事,夜探太极宫。切记!”宇文娥英说道:“恩,掌门师兄。”说罢,当即口诵法诀,将字迹刻在铁片上。薄铁片飞了出去,千里之境,只用了半晌,到长安城醉仙客栈中。胡宇扬听声辨器,他便伸手接了,拿在手中一看,原来是块薄铁片。一看上面有字,胡宇扬说:师叔来信说,见机行事,夜探太极宫,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