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禁宫大内道祸患(1 / 2)

 这位道人,正是封灵阁长老玄阳子。他见了师兄玄机子,到了天龙寺大雄宝殿外,当即走上,与师兄玄机子一同步入大雄宝殿,只见一位僧人,穿着一袭白色僧袍,宽袍大袖,神色之间,满是慈眉善目,两道眉毛长长的扬起,年纪约在九旬多,精神矍铄,颇见内功精深,当今佛门四大神僧之一,天龙寺方丈玄梵大师。

他合掌说:“道友,来了呀!”玄机子嗯了一声,坐在椅子上。玄梵大师手指一点,大雄宝殿门外,出现了一幅图。图中乃长安城太极宫,黎明时分,宣政殿外两旁,两班文武百官,正在依序入殿。

文武百官入殿,分站两旁。一齐叫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三呼万岁,大殿中央坐着一人,说得一声:“爱卿平身!”说话声响中,有一股威势,令人无法抗拒,这乃当今太宗皇帝。

文武百官齐喊道:多谢陛下。”说罢,站了起来。太宗皇帝说:爱卿,可有奏本?”说罢,礼部尚书应声出班,禀告说:“启禀陛下,金丹大会的诸项事宜,安排妥当,这是奏本,请陛下过目!”太宗皇帝说:“奏本呈上来!”

说罢,当即命人拿上奏章,太宗皇帝接在手中,打开奏本一看。奏章中诸项事宜安排得稳妥,太宗皇帝看罢,恩了几声。就在这时,宣政殿外执事的御林军禀告说:“启禀陛下,鸠罗法师在殿外求见。”太宗皇帝说:“快宣。”

殿头官叫:“陛下宣诏鸠罗法师。”说罢,文武百官看去,走进一位藏族僧人,布衣芒鞋,脸上神采飞扬,绝无出家人的恬淡豁达,取而代之的是一股争强好胜的气质。他缓缓走上殿来,点头为礼说:“贫僧,参见天可汗陛下。”

太宗皇帝说:“免礼,鸠罗法师请坐!”藏族僧人说:“陛下正在朝会,贫僧告辞了!”太宗皇帝说:“好!待会下朝,再与法师详谈。”僧人说:“天可汗陛下,贫僧先行告退!”

说罢,转身走出宣政殿。朝会继续,说安邦定国,加强边务。群臣正说时,忽听殿外有人说:“鸠罗法师,醒醒!”文武百官不约而同地看去,藏族僧人鸠罗吐血倒地,昏迷不醒。御林军说:“陛下!”

太宗皇帝大惊急匆匆走下殿,走到近处一看,当即命人往太医署,一道口谕,去宣召太医前来诊治。看他脸色惨白,气息微弱。太宗皇帝说:“送大师回住所,好好救治!”

御林军找来一顶轿子,四人小心翼翼将他抬上轿子。一位将军喊一声:走!”

话音刚落,忽听一阵脚步声,疾驰而来。众人一看,见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少年,穿着一袭灰布短袍,脚下一双布鞋,左脸上有一块黝黑的胎记。

宣政殿外有两位御林军挡住他,说:“来者何人,陛下面前不得放肆!”

他即跪下说:小僧,参见陛下。”

太宗皇帝说:“免礼!”少年说:陛下,我师父怎么了?”眼见藏族僧人鸠罗躺在那顶软轿之上,双眼微闭,脸如白纸。暗想:我将蛊毒转移到他到身上,看来奏效了!“心下暗暗喜悦,脸上却说:陛下,小僧去看看师父。”

太宗皇帝说:“嗯,快看看大师这是怎么?”少年说:“是,陛下。”说罢,走到软轿之前,涅法作诀,口中念念有词。霎时地上,出现了一圈漩涡,两人站在其中,少年手再一指,水旋力越来越大,顿时淹没了轿子。

一时之间,藏族僧人鸠罗无影无踪,不留一丝踪迹。太宗皇帝问:“鸠罗法师去哪了?”

少年说:“回禀陛下,我师父日夜为陛下炼制长春丹,法力耗损,伤及本元,采补天地灵气疗伤。”太宗皇帝问:原来如此,这一去需要多少时日,多少随从仆人?”少年说:“回禀陛下,不需仆人。”若是全无修仙灵根之人,一入昆仑山,凶险非常,有去无回!”

太宗皇帝大吃一惊说:“原来如此!”少年接着说:回禀陛下,采补天地灵气疗伤之法,需三十日,短则需十五日!”太宗皇帝顿时踌躇道:“需三十日,短则需十五日!”

太宗皇帝神色忧虑,自然是怕八月五十,金丹大会无人主持。少年忽地说:“八月五十,届时我师父无法主持大会,我派掌门前来主持大会!”

太宗皇帝心中暗喜说:“如此甚好!”

太宗皇帝淡淡地说:“好,去吧。”少年说:草民告辞了,陛下。”说罢,当即法作诀,口中念念有词,身形化作一团风,无影无踪。洛阳少室山天龙寺,大雄宝殿。三世尊佛,垂首低眉,俯瞰人间。三世尊佛底下,木椅上,坐着几人。那是四派的武林正道人士,那是,玉阳子、玉虚子、玉散子、玉镜子宇文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