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际会 第八十六章 此起彼伏(2 / 2)

小楼传说 老庄墨韩 4164 字 2019-09-17

方轻尘并不知道风劲节那边的一波三折,暗流涌动。他没什么心思向小楼打听其他同学的事情,不过这绝对不是因为他太忙。

事实上,这段日子,方轻尘简直是清闲到令人发指了。

前些天他还天天上朝装个样子,随着时间过去,风波渐渐平息,朝中众人地惊疑渐定,方大侯爷面不红心不跳,又开始称病不朝了。

这位楚人的希望,现在整天就缩在府里头,喝喝酒,发发呆,无

,浪费浪费粮食。

府里府外朝廷内外,不管是秦人还是楚人,对他都是敢怒而不敢 言。当然,这其中,肯定是有一个例外的——秦旭飞!他居然登门拜 访,这次可不是为了讨教政务,而是要把这人从府里揪出来。

方大侯爷的待客方式,实在谈不上隆重。他不更衣,不迎客,直接让管家引着贵客,就往后花园里来。当着这个楚国最有实权的人的面,他还是赖在那块都快要变成他地床了地大青石上不起来,屁股也没挪一下,只一笑冲对方举了举手中酒壶。

秦旭飞倒是大大方方,也坐在花间青石之上,毫不客气,抓过一把酒壶,学着方轻尘地样子,直接往嘴里倒了一大口,左右看看周围这满地狼藉的酒壶。被酒水腌得蔫巴巴地没了精神地花草,这才抹嘴问: “这些日子,你整天就这么过?”

方轻尘用食指勾着一把酒壶在指间翻转,漫不经心地问:“如 何?”

方轻尘越是这样懒散无为,旁人或许越觉得他莫测高深,祁士杰等人越是担心他到底弄什么玄虚,搞什么诡计。只有秦旭飞,联系前后发生的一系列事,到最后,真的只能得出,这家伙是受打击过重,完全颓废了,这样一个让他郁闷到家地定论。

秦旭飞真是咬牙切齿,恨铁不成钢,不过,他却没有激励开解方轻尘的意思。只要他方大侯爷还没钻进牛角尖。没有发疯的迹象,不会闹到不可收拾,他就情愿袖手旁观。

他不是不能理解方轻尘在颓废些什么,但是他一如既往地坚定地不认同他的行为。在他看来,方轻尘那叫纯属自找。天道循环,报应不爽,这家伙办下那些事,受点报应是一万个应该。

更何况,如果被他视为生平第一大敌的方轻尘,最终竟然不能自己突破这层迷障。那就是他自己看错了人,把一个不成器的家伙当成了当世豪杰。

如果他其实是个不成器的,他又值得他去费心思开解吗?

不过。他秦旭飞是不会看错人地。方轻尘不会毁掉自己,这一份认定,在他心中仍然是坚不可摧。

所以他连假惺惺地客套劝说也免了,开门见山直接切入正题:“马上就是耕藉礼的时候了。如今举国上下,荒芜的田地数不胜数,百废待兴之时。朝议中一众大臣都主张耕藉礼应当比以往更加隆重。认真。表达朝廷的态度,也希望以此打动百姓。”

方轻尘懒洋洋地挑挑眉。无所谓地点点头。所谓耕藉礼不过是农耕社会中,当头头的皇帝们为了表示对农业的重视,亲自跑去,装模作样下田干活,以为万民表率的形式主义仪式罢了。不管是皇上的亲耕还是皇后的亲桑都一样。当然,形式主义也有形式主义的用处。宣传地效果好坏不论,最起码也能算是个宣传。

“往年的耕藉礼都是在皇庄皇田举行的,今年,礼部建议,直接在民间田地举行,允许百姓观看。”

方轻尘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形式主义形式主义,这形式当然是要做给百姓看才更有效。偏偏以往的皇帝官员们,只把形式做给老天看,皇庄哪里是普通百姓可以涉足的,皇帝就是耕得再辛苦,老百姓一眼也看不到。

就这一点来说,礼部的这个建议倒很不错。只不过,皇帝耕田啊,几万老百姓往四周一围,再怎么良的良田也给他们踩成硬邦邦的打谷场了,其他相关的保安工作,要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更是惊人。

不过,算了算了。钱这玩意,该花就得花,形式这种东西,该做也还得做。

看着方轻尘一直没啥认真表示,秦旭飞叹口气继续说:“有官员上书,为表朝廷劝农之诚,百官俱当下田务农一日……”他干咳一声: “当然,皇上还是只需三推即可,只是朝议时,皇上也一心欲表劝农之意,已然下旨,要将三推加为四推,即然君主如此态度,我等百官,自然是不能如以往耕藉礼那样,只袖手观礼了。”

方轻尘终于坐正了身子,这是哪个笨蛋上地书提的意见。虽说在以农业为根本的原始国家,促农是一件大事,可要把这帮子吃香喝辣地文武百官全赶田里去干活,这可不是把满朝文武都得罪了吗?

秦旭飞苦笑一声:“我看那官员也不过是随口说一个建议,想表示一下积极的态度,原没想过会允准,其实……”

其实他也未必想被允准,只是那小皇上,忽然热情起来,自己主动要把三推改成四推,这其他的臣子,哪里还好意思光看不干活呢。

方轻尘摸摸鼻子,终于缓过神来,听出点味儿来了,有点犹疑地 道:“我……我不算那个朝廷百官吧!”

——————废话分隔线——————

秘书粽子:嘿嘿,哈哈,某人要去下地耕田……另外后妈顺利回归上海,今晚开始压迫她多多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