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风中劲节之来客(2 / 2)

小楼传说 老庄墨韩 5337 字 2019-09-17

风劲节笑问:“你吃不吃,你不吃别浪费了,我来代劳。”

卢东篱瞪他一眼,忽道:“我记得,你以前负责过押粮……”

不等他说完

节已经嚷起来了:“我只负责押粮,不负责筹粮,粮 我,粮食不好,可不关我的事。”他悻悻然道“别的东西差点也就差点了,可是军粮万万不能出事,否则军中就得暴乱,所以别的都由后方郡县自派官员押送,而军粮一向是我们军中的将领,亲自去点收的,要想让他们什么也不掺那是作梦,要想他们一斤粮食也不少地给你,那是妄想,只要短缺的数目不是太多,掺的霉粮不是太厉害,大家也就只能罢了。”

卢东篱叹道:“以后你们去接收军粮,要查验清楚,短缺虽说一时间无法完全避免,但一定不能再掺乱七八糟的东西了,怎么能让我们的士兵,吃着霉坏的大米去打仗。”

风劲节挑挑眉:“那也得人家肯听话才行啊。”

卢东篱咬咬牙,眼中现出狠色:“实在不行,让漠沙族人扮成陈国人,随便在咱们关外转两圈,我这里写上四五封告急文书往后递,就说粮食不好,士兵们心无斗志,定远关随时可能失守,我倒要看看,谁有胆子,顶这么大的罪名。”

风劲节打个寒战,瞪大眼望着他:“你……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狠毒了,这种主意你也敢用,真是卑鄙啊……”他一边说,一边摇头,然后忍不住拍掌纵声大笑起来。

在他的笑声中,卢东篱脸上却渐渐现出凄凉之色:“我们这样。算不算是借敌以自重?”

“借敌以自重,又有什么不好?”风劲节眉开眼笑,甚是得意,大力拍着卢东篱地肩膀“以前怎么看不出,你脑子其实很灵活呢?”

卢东篱被他拍得脸青唇白,肩痛欲裂,赶紧后退个四五步,同他拉开安全距离:“以后不用按元帅的体统给我准备饭菜了。我和士兵们吃一样的,我名下专供的鲜肉,青菜和鸡鸭鱼,以后按规矩份例,分给生病或受伤的士兵……”

风劲节微笑摇头:“把太奢侈的东西分给生病虚弱的士兵是理所应当的,不过。你也不必和士兵吃一样地。军中元帅,将军,士兵的份例本来就不同。你身为大帅,一切待遇如果和士兵全都一样,其他的将军们怎么办?叫他们顿顿不许吃肉吃菜,只吃霉米,就算表面上做出亲和士兵的样子,心中也难免有怨,凡事过犹不及,你自己以身作则。带动所有将军,把各自定例的好菜。都减掉一半,均给需要的病弱士兵。这样一来,士兵们都感念于你,将军们也没吃太大地亏,大家心安就 好。”

卢东篱苦笑一下,点点头:“还是你思虑得周全,我太过心急 了。”

风劲节笑道:“什么思虑周全,我只不过是不想跟着你一起吃发霉的大米罢了。”

卢东篱低低哼了一声,罢了。他也从来没指望过这个在闹旱灾的时候,还要吃冰镇莲子汤的人。会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无私想法。

如此计议一定,只耐心等待看卢东篱那几封信能有多大作用了。没过多久,卢东篱上任后,第一批军需品就运到了。

定远关的军需品由后方四郡分别供应,而由管理四郡的总督统一调配,然后再一并运来的。

这次卢东篱事先得了士兵来探报,知道运输的队伍再过半个时辰就要到达定远关了。

照以往的例子,送来地军需品只要由负责的将军们点算签收,运送地官员到帅府请个安,得到大帅的一个令谕,就可以回去交差了。

这种事,基本上主帅是连帐也不用升,就随意处理地。

但这次卢东篱心中另有打算,一得消息,即叮咛风劲节:“待会 儿,你去点收,如果数目能达到我们理想的一半,也就算了,可要是连这都没有,你就不要签收,只带他来帅府,在我面前分说,我就故意生气,击鼓升帐,记得把军队最高大,最吓人的士兵都调过来压阵。到时我就拍桌子暴跳如雷,我们在边关舍生忘死保家国,他们还要克克扣扣地跟压榨我们,然后我就传令要将他重打几十军棍,这时候,你一定要跳出来保他,给他求情,我再勉勉强强,卖你的面子放过他,却要训示他,下次送来的东西,如果还是这么少,或是这么劣,我也不打人,只直接把押运的官员行军法,砍了脑袋,把首级送回去就是。”

风劲节失笑:“你这不是耍横吗?他们押运的小官,管得了押的是什么货,货有多少吗?”

卢东篱却是苦笑:“为了钱,为了东西,不耍横不行啊。以前写信那是软求,现在发威,这是硬来,不软硬兼施,谁肯乖乖给东西。押送地虽是小官,可没有人押,东西就来不了。我这样作张作智一闹,把威风摆足了,决心显明了,以后那些筹备军需的人,要是筹地东西不合 格,手下怕也没几个官敢不要命地负责押送吧。”

风劲节大笑:“好,我就陪着你,唱唱这出红脸白脸的热闹戏 文。”

二人商定计策后,风劲节便出去让王大宝到军中,寻那长得最丑最凶,身材高大,且脸生横肉的一班士兵,令他们在升帐时抱好刀剑,侍立两旁,誓要起到吓死人不赔命的作用。

这时有士兵来报军需送至关前,风劲节便赶去点收。

卢东篱在帅府静等,不多时,风劲节亲自带了个身着六品官服的中年官员进了帅府。

远远一见那人,正摆出大帅威风,端坐在中间的卢东篱忽得一怔,站了起来。

那男子在风劲节身后走前两步,越过了风劲节,直行到卢东篱面 前,微微一笑:“东篱,好久不见了。”

:

看到读者风尘.衍的意见,反思了一下自己发表的言论。确实觉得 以作者的身份,长篇大论地回驳另一位读者的某些意见,有些话,说得很不妥当,有失分寸,在此觉得有必要道歉。

不过,个人仍然认为,作者因为理念不同参与争辩是有必要的,我的错误在于,有些回应的话不是很合适,因为看着原贴回话,到了后 来,没有查觉自己的回应偏离主题,通篇卢东篱如何,风劲节如何,实在不妥当,也有官方发言之嫌,失去了站在平等面争辩的立场。

另,前几天就看到读者迪蒙德西尔写的长评,感到很欣喜,且觉 得,其中一些关于小楼的思索很到位,与我颇有共鸣,十分高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