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意外之喜(1 / 2)

 等了好一阵子,几人都忍不住嘀咕起来:“这老黄别是拿着烟跑了吧?”可是就为几包烟也不大可能啊。这时,唐小舟注意到了老黄:“别说了。来了!”

果然,只见老黄向这边急匆匆地走来,把手里的一本小册子朝杨志一递:“这是这些了,你们看看吧,抓紧点哦,其它人知道了不太好。”说完,就走几步到旁边站着,盯住四周,好像在把风一样。

闻言,几个年轻人又是一阵无语:你就夸张吧。一点资料,哪有这么紧张的。

杨志笑笑,接过来打开一看,好家伙!有好多款机器的信息呢。再接着看去,顿时愣住了。旁边几人看过来,渐渐也是面面相觑:看来,这老黄还真不是故作姿态!吴燕丽也是小声喃喃道:“这三包烟送得不亏啊!”

原来,这叠纸上除了现货的那几台外,还有供销社代理的其余全部拖拉机的数据,这对于急于了解尽可能多的产品信息以做参考的杨志他们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更别说除了性能参数外,居然还有各个型号的进货价和零售价!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啊!毕竟,零售价还好,对于咨询购买的顾客没法保密。可真进货价格就不一样了,这年代,电视机尚未普及,互联网更是大部分人闻所未闻,很多信息可不像后世那样透明公开,信息流通的渠道也非常狭窄单一。

虽然无法了解到这些机器的生产成本,但知道了出厂价格,基本也就八九不离十了,对于一拖准备推出的小型拖拉机的指导意义非同寻常。

毕竟,按照这时候的习惯,生产的一般流程是:国家先下达生产任务和产品性能指标,然后工厂根据指标设计定型,再组织生产,最后根据成本核算价格。这样的流程导致对成本控制力度较弱,为了满足指标,很容易出现成本过高的问题。

而在后世,要确保合理利润,流程显然大为不同:先是确定产品定位,在预算合理价格,确定能接受的生产成本,最后按照预算成本设计和生产。

这样的成本预决算制度明显可以大大提高对产品性能和成本的平衡控制,有利于厂家生产和最终的上市销售。

虽然还不完全明了这一流程,但这两周来收到杨志熏陶而有些了解的几人不约而同地抬头看向老黄。这些价格数据当然是供销社内部保密,轻易不会示人的资料。刚才老黄那一番犹豫和刚才的做派也确实是事出有因,并不是惺惺作态,拿腔拿调。老黄此举虽然不太合乎规矩,不过众人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觉得这人虽然有些势利,其实总得说来,还算不错。当然,这里的前提就是,老黄确信,杨志几人是诚心想买拖拉机,了解信息,并不会随意泄露数据,造成危害。

被人发现了确实不好,杨志赶紧一边浏览,把一些有用但比较次要的信息记在脑海中,另一些关键数据,如进货价格等就快速抄写在笔记本上。虽然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毕竟都是年轻人,涉世未深,都有种干坏事的心跳感觉,总觉得好像周围有人在窥视一般。

好不容易,弄完了那本小册子。几人才是松了口气。找到正在库房外面放风的老黄,交还小册子。“黄师傅,多谢您了。今天多亏了有您在,我们这下找领导汇报可是底气十足了。”杨志带头下,几人都是忙不迭地感谢老黄。这一声声“黄师傅”喊得也是真心实意,人家确实帮了大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