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三国鼎立(1 / 2)

 距离北平王征伐孟津失败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清羽也差不多到了西伯利亚了。萧龙专注发展国家,农牧业并存,实行军事改革。并没有急着南下,所以关外有着暂时的和平。

孟津在子英的辅佐下占据了北方,除了山东和平津两地。英帝见日渐强大的孟家军心开始慌了,没有守好祖辈的江山,自己将无法进入祖宗列位。

国家无人可用,英帝后悔当初没有重用老帅,老帅的忠心耿耿,自己却一再怀疑。英帝恨啊,他整合一下。海军总元帅张士勋,陆军总元帅北平王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能征善战的将军了。

英帝将目光看向瀛洲,至少那里曾经出现一个“军神”中山松平。但他始终不放心瀛洲人是否会为自己效力,于是便打消了这个主意。

北平王上书“巴蜀杨向阳为老帅生前最为器重的一个将军。老帅生前让他去镇守巴蜀,防止反贼赵炎作乱。陛下如今若着急用人,不妨将杨向阳调出巴蜀,另派人去接管巴蜀。”

英帝灵机一动,招来户部尚书杨忠(杨文的孙子)下令让他派人去调杨向阳出山。让杨忠去接管巴蜀军务,为远西元帅。户部尚书由王羽暂时担任。

孟津在子英的建议下决定建国称帝。他定都长安,称帝。国号“汉“史称北汉。得知孟津称帝的英帝怒不可遏,立即让北平王将远东军、远南军调往汉江边境。

几日后,杨向阳得令,交代杨忠一些事情,便带着三百骑兵奔着北平王大营去了。在经过马不停蹄的追赶,两天后刚好遇到了正在北上的江兵。江尚立即让杨向阳接管远南军,随同他一起北伐。

杨向阳立即着手远南军军务,在边打边操练。基本能让擅长水战的远南军掌握陆战要领,江尚赞叹不已。两人商议,决定在上庸分兵,杨向阳取长安,江尚取洛阳。如果难攻克那么集中两面大军攻克武关,切断两城的联系。再逐个击破。

杨向阳立即领着大军到达了安定,安定守将是孟家十二将中的六将程建,此人性格谨慎,做事追求十分把握。

杨向阳翻阅老帅生前著述的兵法,只是没有拟定名字,只著述完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没有著述。因为那天走的匆忙,老帅急忙拿出这半章残页的兵法书给杨向阳。怕是那后半部分被老帅一起带进地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