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佛道之争(1 / 2)

 偶遇药王孙思邈,对于郭待封来说,实在是意外的惊喜。

不管怎么说,那提和尚布下的迷魂大阵,逐渐开始显露出真实面目。

恐惧来自于未知,而一旦知道了真相之后,就算那真相依然残酷,但至少不会再叫人摸不着头脑的疑神疑鬼,郭待封的心境反而平和下来。

这就是郭待封此时此刻的心情。

告辞孙思邈后,郭待封回到房间,闭目端坐,静静的思考梳理这几天来的遭遇。郭待封儿时过惯了锦衣玉食的将门公子生活,少年时经历了家破人亡的世态炎凉,青年时又见识了尔虞我诈的江湖险恶,这一切使他养成了波澜不惊、心思深沉的性格。

郭待封明白,已经没有任何退路和其他的选择,那提和尚虽然死了,但是这个死人依然牢牢控制着局面。郭待封只能尽快前往真腊国依奢那城,找到卢迦逸多和尚,把那部《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安全送到,然后换取炼化体内真气的功法口诀。

“就这么简单?”郭待封问自己,双目微闭,眉梢微微向上挑去。

“绝不会这么简单。”郭待封回答自己。他想起了父亲。当年郭孝恪随太宗李世民征讨窦建德立下大功,不是因为冲锋陷阵而是因为洞烛军情,为太宗提出了最佳军事策略;后来郭孝恪战死西域,不是因为不够勇猛而是因为大意轻敌,中了龟兹人的偷袭。

牙牙学语之时,父亲就曾为郭待封三兄弟讲解兵法,所谓“兵者,诡道也”,讲的是计谋为重;又说“为将之道,智信仁勇严”,还是将智谋放在首位。

此去真腊,前路凶险,必须谋定而后动。

郭待封已经隐隐约约想到,自己身上的武毒只是某个更加可怕的阴谋的表面,那提和尚以命相搏的手段和行事,仇家一路从长安追杀六千里的执着,“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惊天的大阴谋。”

郭待封清秀的脸庞上神情显得异常凝重,他几乎可以肯定真腊之行必将艰险难料。

首先卢迦逸多会否相信自己的说法,难以预料。再者,这部经书背后隐藏的秘密,自己一无所知,这就等于说自己很可能只是那提和尚与他的师兄之间传递信息和真气的一具躯体,经书送达之日,等待自己的说不定就是体内修为被卢迦逸多收走,然后再被杀人灭口。

想到这里,郭待封嘴角荡起一丝冷笑,“想要杀我?没那么容易。”

他身上背负着太多的责任,母亲和弟弟需要他,家族的未来需要他,决不能成为别人手中的一枚棋子,命运只能在我手中。

思量许久,郭待封心中慢慢形成了一个周密的计划,如果卢迦逸多和尚交出炼化真气的功法口诀,自然可以将经书给他;如果卢迦逸多和尚心怀不轨,那就怨不得谁了。这个计划虽然不敢说可策万全,但最坏也不过是一个鱼死网破的结局。

少年人俊逸的脸上渐渐露出一抹坚毅,其中还透着些许与年龄不相称的果决与狠辣。

这时,一阵“咚咚咚”的敲门声响起,孙思邈的声音传来,“郭公子在么,贫道还有一些问题。”

原来,送走郭待封之后,孙思邈独自呆在房中,捋着胡须,沉思了良久。

虽说并未了解到实际情况到底如何,但是孙思邈心中已经有了判断,郭待封必是遇到了天大的劫难,而且这劫难并不仅仅是身中武毒这么简单。

孙思邈仔细辨认过郭待封体内的真气,整整一个甲子苦修形成的精纯澎湃,曾经拥有如此真气的人物绝非等闲之辈。

一个人倾尽全身修为,为郭待封打通周身经脉,又以封印之力锁经护脉,再将一甲子修为尽数输入,如此的处心积虑,如此的以命相搏,此人不惜性命也要确保郭待封为他完成的任务,其凶险可怕实在难以想象。

“唯有非常之人,方能行非常之事,才可成非常之功。”孙思邈喃喃自语,神情渐渐肃穆起来。

贫道要破解南海武毒!这一刻,孙思邈下定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