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洗髓易经(1 / 2)

 树上少年清秀的脸庞毫无表情,看不出任何内心波动,心中念头却转的飞快,不知这老和尚什么时候竟然发现了自己的行迹,就要跳下树来。

转念一想,或许老和尚说的未必就是自己,江湖险恶,不可中了他人的诈术。心中有了计较,且继续隐身不动,看林中那老和尚又待如何。

也就几个呼吸之间,老和尚缓缓抬起头来,双目毫无神采,望向少年隐身的榕树,声音极为艰难,道,“小施主,贫僧并无恶意,还请现身一见。”

少年这才肯定老和尚确实早已发现自己,心思电转,老和尚身怀绝大的秘密,引来佛门和道门追杀,实在不愿趟这趟浑水;再者白衣人方才说他早已经脉尽断,却还能一击杀死七名白衣人;要说他功力尚在,为何却又眼睁睁看着青衣人杀死番邦武士而不出手,实在是古怪。

这边少年还在犹豫不决,那边老和尚又在催促。

凶吉难料,可是看老和尚施展出的手段,少年也没有多大把握安全逃脱,想明白这一层,心中一横,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打起精神,一跃而下。

少年慢慢走到老和尚五步之外停住,面沉似水,眼中满是戒备之色,深施一礼的同时,右手已然反手扣住一把匕首,暗暗往四下里打量一番,观察好了逃跑的路线。

老和尚见少年这番模样,苦笑道,“小施主不必多心。贫僧并无恶意,而且确实经脉尽断,否则怎会等那几个青衣牛鼻子杀掉身边护法之人。刚才情势危急,不得以拼力一搏,现在已经是油尽灯枯。相遇即是缘,临死之人想要拜托小施主一件小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少年见老和尚窥破自己心思,不觉一哂,忙道,“大师是方外高僧,吉人天相,前面就是交趾县城,天色一亮我就送大师前去疗伤。”

老和尚没有理会少年的话,自顾说道,“贫僧法号那提,来自天竺,本想将佛法弘扬光大,却被奸人暗算至此。”

说着,艰难的从怀里掏出一个黄色小包袱,慢慢打开,露出一部蓝色封皮的小书,抬眼看着少年,道,“我命已经无力回天,烦请小施主将此经文交予贫僧师兄卢迦逸多,他此时应在南海真腊国依奢那城,到时候……”

话还未完,就见老和尚的容颜以看得见的速度衰老下去,血色消退,面上再无生气,双目茫然,脑袋无力地耷拉下来,眼看着已是气绝身亡。

少年大惊,忙喊道,“大师,大师。”

情急之下不觉就要上前一步,却又止住了脚步,心中暗想,不会有诈吧?且再等上一等,看看是否真的死了。于是便也不做声,转身又藏在一旁,观察起来。

约莫一个时辰的样子,不见有人前来,也不见老和尚有一丝一毫的动静,保持死去的姿势毫无变化。

少年心中这才定了下来,看来确已死了,放心慢慢走上前去,略看了一眼老和尚形容枯槁的样子,轻轻叹了一口气,抬手便要拿过那部经文。

就在此时,老和尚双眼突然睁开,右手闪电般扣住少年的手,一股澎湃的力量瞬间笼罩少年全身,四肢动弹不得,不由自主坐在了老和尚对面。

少年心下暗暗叫苦,果然江湖险恶,千防万防,还是着了老和尚的道。

心中不知道问候了老和尚祖宗多少遍,嘴上却还是异常客气,道,“大师,在下佩服您是得道高僧,我辈江湖中人,最重侠义,大师有何差遣尽可吩咐就是,不必客气。”

老和尚双眼圆睁,见少年遭逢如此变故,言辞依然镇静自若,神情中一丝懊恼转瞬即逝,并没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恐惧,心中不由也是一惊,又想到刚才少年极为耐心地等待了一个时辰方才上前要取经书,虚弱的声音满是讶异,“年纪轻轻,心境竟然如此沉稳,实在难能可贵,假以时日,小施主前途不可限量。不知根骨体质如何,可否传承老衲一身绝学。”

言罢,也不理会少年,双掌翻飞,拍遍少年全身每一处骨骼。

老和尚脸上神情越来越怪,眼中笑意越来越浓,最后,大声笑道,“佛祖保佑,竟叫弟子遇到先天阿罗汉体,今夜薪尽火传,上座一脉当可弘大,老衲再无恨矣。”

言罢已有些癫狂之意在其中。

少年听不懂老和尚说些什么,看老和尚疯狂的样子却也着实有些害怕,再想说话却一句也说不出来,任由老和尚摆布。

月色下,十数具尸体横七竖八,少年与老和尚对坐,老和尚双掌如幻,在少年全身各处游走,看似轻轻拍落,力道却是绵长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