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二章 临淄行(八)(1 / 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陈平的话让刘肥彻底地傻眼了,他苦笑着说了句,

“刘恒到代国时,不过是个半大的娃子而已,那时的他能有多少能耐?

不过他比我命好,有一个读过书会打仗的舅父替他顶了不少事——”

刘肥看陈平瞧他的眼色有异,忙转了话锋,

“不过跟匈奴人打仗,我父皇都吃过大亏,我想我是没那本事守得住的。

曹参从临淄出发前,曾叮嘱过我,朝廷的事纷繁复杂,立功不一定非得是军功。就像当初我父皇身边的萧相国一样。

只要我想立功,总是会有机会的,只是我不知道能为朝廷做些什么才能算是立功?

还请世伯指点一二。”

陈平本来还顾忌着怎么替朝廷开口,没想到吕雉和刘盈这么给力,生生地给他创造了一个机会,白捡的功劳,还不费什么劲,不用白不用。

他笑着说,“你比刘如意可明白多了。

不过这得你自己动脑子想一下,啥是你有的别人没有的,而且是朝廷又需要的?”

一秒记住m.26ksw.cc

刘肥想了半天,“盐?不对,每年大汉用盐的数量一定。给朝廷运太多的盐他们也烦。”

陈平笑看着他。

刘肥又猜道,“鱼?也不对。我大汉百姓对肉食的购买能力极有限。且关中的鱼已经足够皇室使用了。

齐国多海鱼,腥味太重,一般的疱厨也处理不了。

听鲁元说我以往进贡的鱼皇太后和陛下用不了,白白让皇宫里的猫占了便宜。”

陈平还是没说话,他知道,齐国除了鱼盐之外还有铜镜、漆器等都蜚声大汉,刘肥既然已经提到了齐国最利好的两样东西,必然心里是想到了那人人都爱的黄白之物的。

陈平还是不说话。

果然,刘肥绕了几个圈子后耐不住了,他说道,

“每年加重酌金够不够?”

上道,终于绕到正题上了。

陈平说道,“臣记得齐王得了封地已有些年岁了吧?

对于一个诸侯国来讲,有两样东西最是重要,一曰兵,二曰财。

大多数诸侯国都没有齐国这么幸运地拥有鱼盐之利。对于他们来说,财即赋税。

近些年朝廷一再地降低赋税来休息民生,可大汉的支出却不见少,朝廷用度也是捉襟见肘。

在来齐国之前,我看那吴国的光景也算是比较好的,直接跟吴王提了此事,他很爽快地就提出了一个让我都觉得惊艳的数目。

当然,等年底你去长安祭祖时就知道他是多么地豪爽了。

你的财政情况不知比吴国又好出了不知凡几。且吴王和陛下只是五服之内堂兄弟的关系,而你和陛下却是受同一个母亲照顾长大的亲兄弟,关系上更进了一层。

别的王爷们因着母亲不同的缘故和陛下有那么一层竞争关系在中间隔着;可你却和陛下是性命相连的两人,陛下兴则你荣,如果没了陛下的庇佑,别人定会第一个拿你开刀。

我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你是个聪明人,其中的厉害关系定然是十分晓得的,不用我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