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被提前的历史(2 / 2)

忆年 自在风来 2175 字 2019-09-16

这天金普光神秘兮兮地告诉我,我们班也要搞班刊了,这一点倒是在我意料之中,虽然在我的记忆中本班的班刊是1991年冬天才开始办的,但既然事实证明历史已经发生了剧烈的改变,那么班刊自然也能提早一年办起来。.

班刊编辑部的人选基本上被老胡圈定了,包括我,沈洪涛,金普光,陈启立,顾鑫和刘丽丽。其中我是主编,洪涛与普光同学都是责任编辑,陈启立是美术编辑,顾鑫和刘丽丽是采编与校对。.我曾经问过老胡,本班历史上是不是办过什么班刊,老胡说没有,从来就没有班刊,这是本班的创举。

想想也是,校有校刊,社有社刊,系也有系刊,但却不是班有班刊,我们还真的创造了历史,只不过,在我印象中此班刊只出了一期,从此如恐龙般绝迹了。

很快在圣诞节到来前我们开了一次碰头会,全体编辑人员全部集合起来,在老胡的带领下郑重地开了一个会。.这回由于李芸并非编辑部的内部人员不能出席会议,总算是不再粘着我了。

自从沈班长被刘丽丽无情拒绝后,两人几乎就没说过话,现在要坐在一起开会,而且中间夹着一个我,确实有点怪味。不过公归公,私归私,当着老胡的面,我们是公私分明的。.会上安排了班刊的组织工作和程序,讨论了办刊宗旨之类的,老胡答应将亲自写序,而我则比较关心这出刊的钱从哪儿来,要知道,预算的多寡直接影响到刊物质量,包括印数和总长度。

老胡的思路就是本期班刊将从一月开始征稿,跨越寒假,等到明年六月时出刊,这样也给同学们在寒假期间提供了充足的创作时间。至于经费方面,他会尽最大努力从系里寻找来源。后来的事实证明,老胡将这本班刊列为教学生涯中的最大骄傲和闪光点,那是有道理的,这本刊物的质量绝不低于任何一本校刊,原因一是因为班里藏龙卧虎,二是因为老胡凭借自己的执着与勇敢取得了系里的一笔经费。

整个开会的过程中沈洪涛腰板笔直正经危坐,都没拿正眼看过刘丽丽。当然另一方面,刘丽丽也同样没拿正眼瞧我。

开完会后顾鑫又送了一封信来给我,还是赵小宣的信,那上面坚定不移地说,她要与我共度今年的圣诞节。

<style>

.pp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style>

[\/[六九中文急速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