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汉字之“源”(2 / 2)

全能科学家 空骑 0 字 2022-05-13

听着杜石康的话,颇有些抱怨,郑啸林却只是笑了笑没接这话茬。

汉字,是东华先民的伟大发明,作为形、音、义三位一体的文字符号系统,汉字的丰富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影响力,使其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字系统之一。

关于汉字的起源,在东华古代流传最广的就是“仓颉造字”的传说。

传说仓颉造字,“天雨栗,鬼夜哭”,天开始下粮食,鬼会在夜里哭泣,使天地为之变色。

而根据《山海经》的记载,仓颉有四只眼睛,能观察常人所不能观察的景象,他根据地上鸟兽足印各不相同,创造了东华最早的象形文字,并且流传世界。

但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仓颉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至今在学术界依然存在很大的争论。

目前全世界公认的东华最早的文字,是安陽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

但是,事实上从上世纪20年代以后东华野外考古过程中,先后出土了许多比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相关的证据。

对于这些史前阶段出现在陶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刻画符号,许多学者都认为这是证明在甲骨文之前,东华已经有文字出现了。

距今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出土的骨器中就有一个与甲骨文“目”字形状极其相似很像眼睛的刻画符号。

距今6000年历史的仰韶文化时期,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彩陶遗物,出土了大量的刻划符号,比裴李岗文化时期符号的数量更多,而且是一组一组地出现,虽然完全解读比较困难,但应该能说明这个时期的文字已经有其实用意义了。

除此之外还有龙山文化、良渚文化、二里头文化等等史前遗址中,大量的“刻画符号”至今都不能证明为“文字”,一直以来都是令许多从事东华历史研究和考古工作的学者专家耿耿于怀的难题。

曾经在古武研究所工作过的杜石康知道,当年他们研究的那些“上古符文”其实很多都已经解读了出来,在研究所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作为证据证明……

但是因为那些研究成果都是“绝密”,不能对外公开,他想要写入论文將其公之于众自然也就不可能了。

之前在梨树坪发现的那些带有刻画符号的器物,他看到第一眼就认出来了。

离开菁华很多年了,他都不知道郑啸林至今还在世,更不知道古武研究所的现况,向上级打报告又没有回音……因此一直都有些憋屈。

可没想到郑啸林突然打电话给他,要他关注一下“上古符文”,这在杜石康看来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这次您来了就好了,你看看这些……如果可能的话,郑老您发句话,该解密的资料最好还是趁早解密!这样咱们东华古文字的起源也能再往前推进……”

杜石康正在极力劝说郑啸林想办法解密“上古符文”的时候,宋杰却突然说道:“梨树坪发掘现场现在的情况怎么样?有详细的资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