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大明的高考(上)(1 / 2)

南明北望 大叔猫 0 字 2022-05-11

 弘光四年三月十一,弘光朝第一次科举在南京贡院正式举行,两千五百余南方各省的士子齐聚贡院,参加这场决定他们将来是在家种地养猪还是在官衙中锦衣玉食的考试。

当然了,在后世,同样也继承了这种考试制度,只是改名叫高考了!充满恶趣味的是,多年以后,朱慈炯改革了科举考试制度,同样起名叫高考,具体他是对高考充满了某种敌意还是怀有感情,这就不得而知了。

这次科举,会试主考官由大儒刘宗周担任,刘宗周是心学的殿军,是明末有数的学问泰斗,为人刚直正派,曾经弹劾魏忠贤与客氏而被罢官。他担任主考官,不管是史党还是钱党都对他比较服气。他如今年近古稀,是万历二十九年的进士,史可法、钱谦益等人算起来,都要比他矮上一辈,内阁诸老见了他都得客客气气的称呼一声刘先生。

在学术上,刘宗周也是无可挑剔,除了为大明朝唯心主义哲学添砖加瓦以外,在文学上,他之前还编撰了《论语学案》、《曾子章句》等著作,因此在学问才能上,即便是钱谦益也是词坛巨匠,也没有办法对他挑刺。因此刘宗周毫无疑义的成为了主考官。

相比较忙碌的考官们,朱慈炯也不闲着。考官们忙着监考、阅卷,朱慈炯忙着打听“帅哥”,之所以要打听帅哥,不是因为朱慈炯有龙阳之癖,而是为选状元做准备。

说起来很好笑,朱重八长得丑,于是他在选拔状元的时候,外貌便成了第一标准,于是上行下效,两百多年下来,相貌成为了科举尤其是会试、殿试选拔的头等条件,长得太磕碜的便不能当状元,几乎是大明朝不成文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