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唤醒士民(1 / 2)

南明北望 大叔猫 0 字 2022-05-11

 三日之后,民报、金陵早报刊发了朱慈炯的罪己诏:“朕以凉德,缵承大统。江山半壁,粮饷匮绌,内无大军,外无强援,以至彭城沦陷,黎庶惨遭屠戮,朕上不能垂拱治国,下不能守土安民,罪实在朕。”

因为百姓被屠杀而下罪己诏的,前代不知道,但在明朝,倒还是头一个。诏书后面又写道:“然逢亡国灭种之季,鞑虏南下,九州再现故宋之祸。地不论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朕不愿地方复遭惨祸、生灵又罹汤火,决心死守维扬,朕意效皇考之壮烈、法成祖之武德,天子守国门、国君死社稷,朕与扬州共存亡,大江南北,有愿与朕共守国门者,皆赴行在,众志成城,必能驱逐鞑虏,复我故土。”

与其说是罪己诏,到了后半篇,则完全就是檄文了,朱慈炯号召天下士民,起来共同抵御清军入侵。

江南巡抚左懋第率领募得的五千义勇,从江阴渡江赶赴扬州,被朱慈炯下旨嘉奖。

浙江义民潘良毁家纾难,招募义勇两千,收到勤王诏书后,星夜启程,目前已进入南直隶境内。

秦淮河的姑娘们也不落后,筹集了白银一万两助饷,几位文笔颇为不俗的美佳人还通过百花报号召各位“爷们”渡江勤王。

江南的百姓们没有被清军的残酷行径所吓倒,在朱慈炯的号召之下,反而鼓起了勇气。在扬州,盐商们踊跃捐银捐粮,动用自己所有的力量来帮助守城,仅仅七日,盐商们就募得饷银达八十万两,捐献的粮食够扬州城吃两年,不仅如此,他们还发动所有的人,运输各种守城器械,仅滚木擂石,就运了超过五万块。盐商们为了收集这些物资,不惜拆掉家里的假山、扒掉华丽的庭院,送来各种木石。

南京皇宫

“娘娘,真要开?”是魏德坤在询问张嫣。

张嫣毫无犹豫道:“开吧!”

原来,为了筹集作战用的大量银两,张嫣决定变卖一些皇城的宝贝,于是命魏德坤打开了专门贮存各种宝物的甲字库。

这要感谢朱棣,当年他迁都,觉得南京毕竟还是京城,皇宫里没有点宝贝镇场面还是不行的,所以留下了不少珍奇。南京极少有刀兵,所以这批宝贝保存了两百年还在库里躺着积灰尘。

张嫣进了甲字库,如同菜市场一般,指着各种珍奇古玩道:“这些玉石,卖了”。

“这些字画,要之何用?卖了!”

“这些陶啊瓷啊的,易碎又占地方,卖了!”

“这椅子怎么在这儿?卖了!”

“娘娘,这是太祖皇爷的椅子,奴婢就是敢卖怕也没人敢买”。

“……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