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风云再起(上)(1 / 2)

南明北望 大叔猫 0 字 2022-05-11

 朱慈炯在天津上了船,船从淮安运了南方一富商的一批货来天津,北方战乱,东家已经决定暂停跑天津这条线了,这是最后一批货了,朱慈炯等了八天还算是运气好了,运气不佳等上十天半个月也是有的。

在海上才行了半天,朱慈炯已经吐的死去活来,穿越前自己宅男一个,实在没有机会坐海船,到了明朝,也是常年待在皇宫,哪有坐过船。这不,一坐船,难受的差点想投海自尽。

那种感觉,肚子中如同盛着一番东西,不住的往上翻,往上翻,时不时的“欧”一下,不过两天,朱慈炯已经吐得跟丢了魂一般,吐出来的东西只剩下酸水,成天躺在船舱中,船行到哪里了都已无心理会。这时候要是船家把船开到美洲去他都不会知道。

等到第五天,船已行至山东,朱慈炯总算缓了一些,这才从船舱中出来,去甲板上吹风。船东是个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子,也常常在甲板上踱步,就此结识。

“小兄弟家在南都?”

“非也,小弟我家住京师,家中父母被贼军所害,只好南下投亲”。朱慈炯头一回出海,茫茫大海,渺无人烟,没有安全感,对谁都不信任,船主相问,便总有所保留。

“某姓郑,小字维咏,上船几日了,倒是还没请教小兄弟尊姓大名”。

“小生洪辛同,尚未取字”。朱慈炯很有戒心,朱即朱红,把红字化为洪,把慈去头留心,改为辛,炯字去火,作同,便杜撰了这么一个名字。

船东走南闯北,也是个看得出脸色的人,一瞧便知究竟,也不点破,只是一笑置之。接着说道:“我这船到了淮安便要休整一旬,怕耽误了小兄弟,洪兄弟不如在淮安再雇船南下”。

朱慈炯受够了这几日的海上颠沛,听闻船只到淮安,能少走几天海路也舒服些。“有劳了,小生准备到了淮安走陆路去南京”。

“哎,小兄弟有所不知啊,这江北地方不平,匪盗横行不说,地方军镇拦路劫掠都是常有的事。”郑船东上上下下瞄了一番朱慈炯瘦弱的身板,“洪兄弟一介书生,怕是……”。朱慈炯年纪小,身量还未长高,在天津买了身书生穿的长衫,看起来就更显得瘦小。

“这……好吧,到时我再雇船南下”。

见朱慈炯面露担忧之色,郑船东也是古道热肠,热心的说道:“洪兄弟拿着我的名刺去雇船,不多花一文钱,还保你太太平平到南京”。

朱慈炯也被其热心感动,作揖致谢不提。

话又说回这头,张嫣召见诚意伯刘孔昭。待刘孔昭给张嫣行完礼,两人寒暄了一阵,张嫣又命人给刘孔昭赐座。

待他坐定之后,张嫣缓缓说道:“伯爷始祖文成公,神机妙算、深谋远虑,哀家甚是钦佩”。

刘孔昭很是奇怪,召他前来,拉了会家常,又谈起自己的祖先刘伯温,不知道张嫣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又只能迎合:“文成公助太祖鼎定天下,后承蒙世宗皇帝圣明,远祖得以配享太庙,臣与有荣焉”。刘伯温在朱元璋平定天下过程中立下了大功,可是在死后却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子孙后代甚至一度被削了爵位,到了刘孔昭这代,才传到了第六代,相比起其他开国功臣,刘家可谓是待遇最差的了。

“伯爷拥立有功,这诚意伯的爵位也该往上挪一挪了”。张嫣推心置腹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