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嘴贱露馅(1 / 2)

南明北望 大叔猫 0 字 2022-05-11

 朱慈炯便与老妇攀谈起来,得知她叫楮陈氏,大家都唤她七姑,房子今年过了年不久就塌了,由于穷困,一直没有修理,便到了现在。楮奶奶家里人都在前些年的瘟疫中丧生,只留下一个孙子楮曾奇,前些日子听闻闯军要打来,便和他的几个发小一起逃离了北京,把楮奶奶一个人丢在了这里。

朱慈炯心想反正无处可去,不如就在这儿避难。老太太也是可怜朱慈炯,便收留了他。

晚上,朱慈炯就坐在在倒塌的屋檐下,农历三月的北京,夜晚天气还有些冷,需要不断烧火才能保暖,朱慈炯就坐在那火堆旁时不时的添柴。加上一天才吃了一点点东西,一个半大小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哪里受得了这个,根本就睡不着,就这样到了三更天的时候困极了才勉强合眼了一会。

天刚亮,朱慈炯便被饿醒,没有办法,准备去自己的宅子碰碰运气。粥棚每天只有正午才施粥,因为人太多,很多饥民一早就去排队,自己那间宅子住的都是饥民,想必也都会去粥棚,他们一走,自己便有了机会。

朱慈炯找对了方向,背上那捡柴的箩筐,里面堆了些木柴,底下藏着柴刀,便一路往那宅子走去。到了院门口,仔细听了听里面的响动,感觉没人了,便放心了走了进去。

来到那柴房,把墙角竖着的梯子搬过来,卸下背篓,爬了上去,在屋顶的青砖上左敲敲右打打,终于发现有松动的,大喜过望,把那几块青砖都卸了下来,青砖下的一根根椽子预先做成了能拆能装的活式,稍微一摆弄便取了下来。于是上面便露出一个一尺高的空间,朱慈炯把头小心翼翼的探了的进去,便见里面塞满了一口口的瓮,拆开泥封一瞧里面都是吃食,具体是什么朱慈炯是不认识的,只知道能吃便是了。在角落,还有个小锦袋,朱慈炯打开瞧了瞧,里面是几个银元宝、一些碎银和几十枚崇祯通宝,他没拿钱,就把一口瓮里面的吃食都塞衣服里,然后扎了扎紧腰带,又照原样把屋顶给封起来。

早在几个月前,朱慈炯就命自己的贴身太监在内城盘下了这间小院子,不过一间大屋一间柴房,实在是不起眼的紧,就改造了这柴房,在原来的房顶下又增加了一层“房顶”,在一侧留出了一尺高、三尺宽的小格子,这样,外面看这房子,毫无异样,而里面,就算抬头看房顶,看到的也只是“房顶”而已。

这小空间藏人不行,但藏上些钱粮米面什么的还是绰绰有余的。

朱慈炯不等从梯子上下来,抓了块饼就往嘴里塞,由于是围城时放进去的,已有几天了,硬的像块砖,所幸瓮封的很严实还没坏。他费了好大力气才咬下来一块,放嘴里慢慢的等口水把它软化。等他下了梯子,这才发现墙角的稻草堆里躺着个妇人。

头发凌乱如同枯草,脸色差的吓人,呈黄褐色,妇人手指着朱慈炯,嘴里不断“嗬嗬”的发出声音。很明显,其他人都去粥棚排队了,这妇人像是病的不轻,这才起不了身了。

朱慈炯吓了一跳,自己的秘密被人发现,不但会引起怀疑,自己藏的粮食也可能会被一抢而空。看她似乎是要吃的,心生恻隐之心,把手里的饼掰下一块递了过去,妇人竟然迅捷如电的把饼抢了过去,不停的往嘴里塞,因为太硬又强行吞下,吃的很是辛苦。朱慈炯看着她把整块饼吞到了肚子里,一边思索该如何是好,这里不但藏了粮食,还有一些银钱,要靠这些东西去南京的。自己一个人一下子还搬不走。即便能搬走,这么多东西不引起别人怀疑那才是怪事一桩了。

东西没法搬走,只能想办法让这妇人闭嘴了。朱慈炯把梯子搬回了原位,看了看妇人躺的位置,若是自己在这儿拉一把梯子,便能倒下正好砸在她身上,这梯子的木料不是什么名贵的木头,但砸人头上也是消受不了的。只要自己轻轻一拉,便神不知鬼不觉,饥民们回来也只会以为是梯子没放好砸死了人。

朱慈炯在那儿挣扎了半天,脑中两个小人不停的战斗。一个说,杀了她,不然自己就暴露了,一个说,不行,不能乱杀人。这时却听那妇人“呕”的一声把刚刚吃的全吐了出来,朱慈炯心软了,前世的理念告诉自己不能杀人,即便是穿越了,也打破不了自己长期以来养成的观念。更何况她还是个话也说不出来、东西也吃不下的病人,估计也是时日无多了。

朱慈炯叹了口气,背着箩筐默默走出了柴房。

回到了楮奶奶家,老人家在破屋底下躺着,饿得干喘气,朱慈炯心中有愧,看来昨天自己是把她最后一点救命吃食给吃了,便递了张饼给楮奶奶,老太太对他感激的看了一眼,接过来张口就咬。

一老一小,在这乱世相遇,竟然就这样开始相依为命。相安无事过了两天,下午,朱慈炯出去转悠就觉得不对,街面上顺军比前两天多了不少,还有挨家挨户查人的,遇到跟自己年纪相差不多的,还会拦住仔细盘问,朱慈炯暗道不妙,连忙躲回楮奶奶家。